1 / 3
文档名称:

泽惠史林之作.doc

格式:doc   大小:34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泽惠史林之作.doc

上传人:iris028 2020/3/28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泽惠史林之作.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泽惠史林之作——评《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关增建研究中国历史的人,没有不为史籍中那些含义不一的度量衡单位和各种参差不齐的数而费神的。这是因为,度量衡事关国计民生,是维持一个社会正常运转的技术保障。治理国家的诸多要素,诸如舆地的大小、产量的高低、赋税的轻重、俸禄的多少、货物的贵贱、钱币的铸造发行等等,无不以度量衡来衡量,所以,各类史书中大量出现度量衡数据,是必然的。另一方面,中国古代社会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虽然历代统治者多有整顿度量衡之举,但由于多种原因,度量衡的单位和量值长期处于变化之中。度量衡单位的不确定,量值的不统一,而有关单位和数据又大量出现,这使得史家们在阅读史籍时,面对各种各样的度量衡数据,往往如堕五里雾中,他们要弄清历史上的经济现象,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度量衡问题成了中国历史学研究的拦路虎。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把度量衡史搞清楚。为此,历史上不乏孜孜不倦从事度量衡史研究的著名史家,例如,唐代的李淳风,开创了以实物考证度量衡的先河,他以王莽时刘歆的铜斛尺为标准,把汉至隋的各种尺分成15等,计算出了每一种尺与新莽尺的比值。清代吴大,是历史上以实物全面考证度量衡的第一人,他的《权衡度量实验考》,虽然在一些具体数据的考证上人们持有异议,但就整体而言,至今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民国以降,度量衡史研究更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王国维、刘复、马衡、唐兰、罗福颐、陈梦家等,对之皆有所论述。特别应予指出的是,1937年出版的吴承洛的《中国度量衡史》,全面揭示了中国历史上的度量衡状况,是我国第一部通史性的度量衡史专著。虽然由于条件的限制,该书所引述的某些史料当时还缺乏实物佐证,但由于其文献资料极为丰富,且对前代史料精选细考,对民国时期的度量衡改革记载尤详,因而问世后多次再版,成为后人研究中国度量衡史的圭臬。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度量衡史的研究出现了新的局面。1980年问世的《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为学者以实物考证度量衡制度提供了极大方便。1992年,丘光明的《中国历代度量衡考》出版;1993年,郭正忠的《三至十四世纪中国的权衡度量》出版。这两部书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度量衡史研究在20世纪结束前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世纪伊始,中国度量衡史又有巨著问世,这就是由丘光明、邱隆、杨平合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的出版发行。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型丛书《中国科学技术史》,是近年来国内科学史界研究中国科技史所获成果的集中体现。该书的编撰,起因是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坛,中国科技史的研究已取得累累硕果,到了该收获的季节,应该有这样一部大书对之加以总结。另一方面,英国的李约瑟博士是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巨匠,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是这个领域的扛鼎之作。李书的不断再版,也激励着中国学者写出一部自己的同类巨著来。正是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之下,由卢嘉锡教授主持,集国内学者多人之力,多卷本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得以编撰完成,并由科学出版社陆续推出。《度量衡卷》就是其中独立的一卷,该书已于2001年6月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度量衡卷》是迄今为止最权威的中国度量衡史著作。这不仅是由于其篇幅的庞大(该书约744000余字),更在于其内容的丰厚。后来者居上,该书是在已有的度量衡史著作的基础之上完成的,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多有创新,当然也就超越了已有的度量衡史研究。该书的作者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