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文档名称:

诗歌教学反思.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诗歌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zbfc1172 2020/3/29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诗歌教学反思.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诗歌教学反思诗歌教学至少应该有三个层面的活动。一是判读,即运用语言和逻辑识别能力辨别作者说的是什么,是怎么说的。二是对接,即将自己的情感经验,与诗歌中的情感经验进行比较,从而产生共鸣,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情感内存。比如杜甫的“一览众山小”,写的是登上泰山的感受,你没有登过泰山,但是你登上过“东方明珠”或其他的超高层建筑,照样可以体会那种居高望远、万物人胸的境界。三是抒发,即把既有的感情休验换一种形式(例如充满情感的朗涌、吟哦)对外抒发。如果用电脑的工作程序来比喻,第一层好像扫描,第二层好像处理存盘,第三层相当于调用输出。以往我们的教学比较多的停留在第一个层面立,即通过大量的词句分析,背景介绍,千方百计去弄清楚作者到底说的是什么。至于这首诗跟“我”、跟时代有什么关系,则全然不顾。考试也有这个问题,一定要让学生说出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为什么要用这个字。从来不问“你从这个字体味到了什么”“如果让你写的话会用什么字”。我认为,作者说的是什么有时候并不重要,关键是我们从中读出了什么。古人读诗就有“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诗无达洁”的经验。这个“读出了什么”,就需要语言能力、感悟能力,就有感情体验、审美体验。教学诗歌就要引导学生达到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