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生儿桡动脉穿刺抽血法邓玉英2009-3新生儿传统检验标本的采集一般抽取外周静脉血或股静脉血,外周静脉血量小,出血慢,对静脉的破坏也大;而股静脉采血难度相对较大,一般需要两个人配合才能完成操作,由于婴儿的哭闹、躁动很容易使针头穿出血管外而导致抽血量不足、血肿的形成或穿刺失败,或因强烈的刺激引起患儿反射性排尿,污染无菌区,甚至造成感染。对于循环衰竭的危重新生儿因股动脉搏动弱,难以摸到搏动,股静脉穿刺难于成功。因此在不影响检验结果的前提下采用桡动脉抽血,根据桡动脉解剖位置通过目测定位法抽血,我科自2008年10月起采用目测定位法抽取桡动脉血,取得了良好效果,成功率高。操作方法:(根据血量选择合适的注射器),,治疗盘、一杰碘,无菌棉签,无菌棉球,一次性胶手套,3M微孔通气胶布,试管若干等。车下层放生活垃圾、医疗垃圾盒及利器盒。)目测定位法患儿平卧,操作者左手握紧患儿待穿刺侧手,掌面朝上,以拇指固定患儿手掌,其余4指放置患儿手掌背侧,食指托于腕关节处,使仰伸约30~45°,常规消毒后,(连接好注射器)与皮肤呈15~20°(肥胖者进针角度适当加大,约20~30°),在腕中纹(第二道腕横纹)桡侧1/4处,约为中线与外侧的1/2处为穿刺点进针,穿刺成功后血液会自动涌入头皮针胶管,适当固定,抽取所需血量后拔针,加压止血5~10min。可用3M微孔通气胶布压住无菌棉球并绕腕部1周按压,不宜过紧,并注意观察该侧手指血运情况,止血后及时放松按压。2)触摸法:在桡动脉处摸到博动最明显处以15~20°进针抽取所需血量即可。二、讨论:,在桡骨茎突部远端分为2支;一支于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腱深面,绕至手背,穿第1掌骨间隙至手掌深面,末端与尺动脉深支吻合,构成掌深弓;一支在鱼际肌表面或穿拇短展肌向下至手掌,与尺动脉末端吻合,形成掌浅弓。在桡骨茎突掌面,桡动脉分支行于不同方向,动脉浅显。、内脏,而四肢较少,四肢血管细,血管充盈度差,外周静脉采血,由于出血慢,抽血时间长,血标本容易出现凝血和溶血现象,影响检验结果,难以抽取足够的血量,需重复抽血,且容易破坏静脉血管,影响静脉输液,增加患儿的痛苦;而股静脉采血难度相对较大,一般需要两人配合才能完成操作,也易被患儿大小便所污染;触摸法桡动脉搏动不明显,新生儿哭闹不合作,特别是循环衰竭的危重儿及肥胖儿,动脉搏动更不明显。另外,很多医院为了减少职业暴露机会,要求医护人员在采血操作时戴手套,触摸动脉搏动就更加困难,而目测定位法不存在这些问题。根据解剖位置在腕中纹(第二道腕横纹)桡侧1/4处进针进行采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