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强夯法加固地基.doc

格式:doc   大小:100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强夯法加固地基.doc

上传人:cjl201702 2020/3/29 文件大小:10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强夯法加固地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工程概况星沙宁华路新建工程位于望仙路与开元东路之间,穿越“长沙湖畔之星”小区,起止桩号为K0+000~K0+,。,因本工程路基土石方大部分为填方,从K0+450-K0+600段路基填方高度较大,因“长沙湖畔之星”项目先期开工,并于2011年前对本段路基进行填筑,且本段路基底为淤泥质粘土,清淤深度达2米,由于未选择有利天气进行施工,造成本段填筑质量无法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表面出现起皮、起隆,局部地方出现纵向开裂,经过甲方在现场勘测,对本路段路基进行强夯处理。、地形地貌及地质特征:工程地貌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路段内地层主要由素填土、耕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组成。、地基:先期施工的K0+450-K0+600段为路基填方段,填筑高度在6-8米之间。、地基处理方案:因K0+450-K0+600段路基原路基底为淤泥质粘土,先期施工未进行有效的处理,现对本段进行强夯处理。、强夯达到的要求路基回弹模量≥≥8M,宽度≥50M路基压实度:0-80cm≥95%,80-150cm≥93%,150cm以下≥90%2、强夯方案设计强夯法处理地基效果主要取决于方案的设计,强夯方案设计的合理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相反,不仅事倍功半,而且,有可能破坏地基,强夯方案设计主要根据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和要求的提高承载力和改善均匀性的预期效果,合理的选择夯击能夯锤面积,恰当地确定夯与及夯击数及施工条件。、施工程序强夯设计强夯检测强夯施工信息反馈夯后检测验收(2)强夯方案选择有关施工参数,恰当地选择夯间点矩、每点击数和夯击遍数。夯点的夯击次数: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且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A、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B、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C、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夯击点击数,是取得最好加固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夯点击数小,达不到压密加固效果,击数过大不仅费用高,不经济,有时还会降低地基土承载力,当夯击数达一定范畴,若再增加,由于土的塑性变形渐小,强性变性加大,强夯能在性变形中消耗掉,每击夯沉量将留在一个很小的变化范围或引起土的侧向变形,强夯能量在弹性变形中被消耗,因此,试夯时根据我单位有关经验及国内资料,初步确定15击和10击及最后两击平均沉量不超5cm为标准,现场确定。夯击遍数:采用2遍点夯,1遍普夯,针对本工程粘土土质的特点两遍之间需隔七天以上,最后采用一夯压半夯进行低锤满拍。夯点间矩:-,夯点间矩试夯时采用方案:3000KNM夯击能,夯点间距5m×5m,正方梅花形布置,1000KNM夯击能,夯点间距4m×4m,正方形布置。夯击顺序:从路基边缘向中央夯击,分区夯击,先深后浅,先夯击加固高填方,再夯击低填方。强夯区应比基础外边缘加大3m以上。(3)试验及监测强夯结束后,应及时委托检测单位对加固地基进行检测,为大面积施工选择合理的设计与施工参数,试验内容包括:载荷试验,以确定强夯后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标准贯入试验,辅助载荷试验判定强夯加固工艺提高地基承载力并确定有效加固深度。其他土工试验,测量内容应每隔50cm取土样,夯面下测定土的干密度,湿陷系数指标。施工过程中,对每个路基地基抽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