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谈谈对结构设计的认识.doc

格式:doc   大小:50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谈谈对结构设计的认识.doc

上传人:iris028 2020/3/29 文件大小: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谈谈对结构设计的认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谈谈对结构设计的认识对结构的认识我觉得就如同对佛学中禅语的理解一样,有着“简单”(肤浅)→“复杂”(繁缛)→“简约”(像得道高僧的偈语,能一语中的、切中要害但又不失严谨)三个层面。对初涉结构专业的人员而言,因为他们的阅历、经验较少,思维还仅仅停留在单构件的认知层面,而使其对结构的认识过于简单化——其结构的知识点极其有限且又不能将各个知识点有机地组织起来——当然,这也与中国传统的结构教育方式不无关系。他们对结构的理解、认识缺乏“缩放式”的发散思维方法——很多问题完全可以用所学的材料力学等力学知识通过“缩小式”类比思维加以解决——结构的内力可以视为一个悬臂构件中的应力;从大的讲,也可通过“放大式”进行类比思考——将结构中繁杂的构件与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牵强”地、对号入座般地等同起来,所以说做结构设计就是研究怎么做人,明白这一点,再做结构应该不是太难了——当然,因其对社会的认知、感悟有限,这种方法对于他们可能有点儿难度。对于5-10年(可能时间更长)的结构设计人员而言,结构设计是“复杂”的,这说明他们还没有悟到结构设计的精髓所在,还不能从“复杂”中解脱出来。较为复杂结构的处理能力是必须有的,且“复杂”的思考是必要的,但这决不应作为“炫”其结构水平的一种手段——相反,在“复杂”中不要身陷其中、“作茧自缚”般地挣扎不出来,关键是在“复杂”中不能迷失自我——亦即结构可以繁冗,但思路必须有序,做不到这一点,有一定实践经验的结构师只能是徒有其名、徒受其累!最后一个层面是我重点强调的,在这里,我很难以涉入结构专业时间的长短来界定是否达到了该层面——因为这不仅需要一定的实践经验,还需要智慧、灵性和悟性——就如醍醐灌顶一样。达到了这个层面,其结构方案的预估能力应该是不会太差。此时,他应该会深深体会到:结构不是完全靠软件计算出来的,在上机之前做一些结构方案的勾画是非常必要的。正如国际结构权威EdwardL·Wilson所说:“完全依赖计算机而做结构设计,简直是对结构设计师的侮辱”!这就需要设计者必须了解各种超限信息产生的原因,并且知道各个超限信息的关联性——泛泛地讲就是要对结构有一个全面的、纵深的理解。譬如:解决某一超限问题,既要有针对性,但又不能顾此失彼、“按下葫芦起了瓢”,这种有“联动”效应的超限问题的处理,如果是单单靠“毅力”一遍又一遍地调试解决,则不能说其结构水平达到了该层面,充其量只能说其做结构比较“有耐心”,因为他可能还不清楚造成此超限问题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或者说他在面对多个超限问题时,从思路上还找不到同时搞掂所有超限问题的关键路线、寻求不到一个较佳的平衡点,没有这个技巧,如果转行的话,千万不要在中国***里混——戏语!谈谈对结构设计的一些思考结构设计的本质任务:结构设计其实就是考察设计者对建筑结构在各力场作用下的综合组装能力——可以将结构看作是一堆散放在于旁边不限量的、截面及材料等属性待定的构件,怎样合理地将其组装起来,既能满足建筑空间的要求,又能具有相当优异的结构工作效能(说白了就是其经济性指标),它是一个需要全面把握的系统工程——仅仅依靠软件计算后就完事大吉而不进行合理优化的结构设计根本谈不上所谓的技术含量——其实做设计的是电脑而不是人,刻薄地讲,做结构设计的千千万,但可以称得上设计师的又有多少呢!因此,从这个角度讲,结构设计没有最优,只有更优!(详见《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