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雨夜的红灯笼.doc

格式:doc   大小:3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雨夜的红灯笼.doc

上传人:1650986**** 2020/3/31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雨夜的红灯笼.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雨夜的红灯笼》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一、学****活动目标 1、解读人物形象,感知人物性格。   2、体会精巧的构思。       3、品味和积累优美的文学语言。 二、学****活动重点: 1、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划人物的性格特点。 2、 体会小说构思的精巧。 三、学****活动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活动流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文本     2004年感动中国的徐本禹,大会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是这样的: 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一个人的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像徐本禹这样献身于山村教育的教师还有很多,2008年度感动中国大凉山深处支教李桂林、陆建夫妇,2011年度坚守藏区12年支教胡忠、谢晓君夫妇。 他们的事迹让我们感动着,他们的精神让我们生发敬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涛的《雨夜的红灯笼》,一同感受林对山区教育的炽热之情。    (投影:《雨夜的红灯笼》 文涛)   (二)研读文本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 (1)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勾出不理解的词和句。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学生回答后教者概括:教师林狠下心离开山村小学到城里打拼,三年后回到这个山村捐款修建了教学大楼。 2、再读课文,把握情感   学生浏览课文,说说面对教师林的出走,乡亲们流露出怎样的情感? 学生回答后明确:误解、伤感、不舍、感激、敬重。 3、细读课文,解读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人物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作品主题思想服务的。阅读时只有了解了人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学生再读课文,围绕问题同桌讨论:(学生活动) (1)文章重点写了哪个人物? (2)说说描写人物有哪些方法 (3)找出文中描写林的相关语句,说出表现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4)老黑叔是怎样的一个人,在文中有何作用?   交流生回答:(1) 教师“林”         (2)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         (3)总结林的性格特点: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林不畏艰苦、无私奉献精神。三年后,他给这所山村小学捐建了三幢教学楼,还带来了十几位老师,说明他心一直还在山村教学上,他心胸广博,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他的目光不仅在此,还在关注其他山区孩子的上学问题,他的心血都放在了山区教育事业上。 心系教育、目光远大、不畏艰苦、无私奉献。(投影)      (4)村支书老黑叔: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老黑叔对教育重视,对教师尊重。衬托 4、深读文本,感知语言的表现力。    这篇文章没有华丽的语言,却以其独特的魅力打动着我们。朗读时需细细咀嚼,用心品味,欣赏遣词造句的奇妙之处,领悟其言外之意、含蓄之美。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欣赏的句子。      (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自己欣赏的原因(可从用词、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赏析)。    交流:①林望了望那两间又低又矮的教室,心中便一片怆然。村支书老黑叔更是怆然 明确:“怆然”这儿如此贫穷,孩子们如此简陋的学****环境,为自己的无能为力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