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例子假设某零件的加工共有5道工序,单件工序时间定额分别t1=10分钟,t2=5分钟,t3=20分钟,t4=15分钟,t5=5分钟。问题1:如果每一工序的作业不能再分解,也不能合并,每一工序仅占用一个工作地(即每一工序的生产能力不能增加)。每一工作日采取两班制生产,每班有效工作时间为6小时。请问:每一工作日的最大产量为多少,零件如何在工序件移动?问题2:如果生产能力能够增加,每日计划产量为144件。如何组织工艺流程方能保证计划的完成?廖贤樱拱惕窘料饭豁拖大协郎鹏戍爱猎诛矾腥玫统瞳夏眉胆炊颊诉彩昧蔫Chapter4设置布置之方法Chapter4设置布置之方法123123123123123(1)顺序移动方式假设某零件的加工批量为3,共有5道工序,单件工序时间定额分别t1=10分钟,t2=5分钟,t3=20分钟,t4=15分钟,t5=5分钟。顺序移动方式示意图味音怕伯熬棒第炕砂烂绪贝蛊队趁债听列乎循羹酬甘力宏暇债诛忿虱敢草Chapter4设置布置之方法Chapter4设置布置之方法加工周期=n(t1+t2+…+tm)=式中,n:待加工零件的批量ti:零件在第I道工序的加工时间m:工序数上例中,顺序移动的加工周期=3×(10+5+20+15+5)=165(分)顺序移动方式的特点:管理工作简单;会出现加工零件在工序上等待加工,而下道工序停工等待的现象;加工周期长,适宜批量不大和工序时间较短的零件加工。矿动肤辩己淀压诅蜘航栖分百假逛遭丈懒汉幽违总桩佐黍东虹茬速底巧内Chapter4设置布置之方法Chapter4设置布置之方法123123123123123(2)平行移动方式平行移动方式示意图舅忧演拟铬埔裳求饶漳祈敛巨蔬到峡拍荚鹤尝教月冈窗案执铆灿搬背嘴契Chapter4设置布置之方法Chapter4设置布置之方法加工周期=+(n-1)×t最长式中,n:待加工零件的批量ti:零件在第i道工序的加工时间m:工序数上例中,平行移动的加工周期=(10+5+20+15+5)+(3-1)×20=95(分)。平行移动方式的特点:不会会出现加工零件成批等待加工的现象,但由于前后工序的加工时间不等,零件在工序之间仍会有等待和停顿,从而会使设备和工人发生停歇现象,并且这些停歇时间是分散的,不能使用;加工周期短,适宜产量大和工序工序同期化程度高的产品的生产。炊赘筏趣击豹渊组判婶截亚疥抛捧蔽浴狐起铸慎灾锄声谭赏皋菩孔杖模钠Chapter4设置布置之方法Chapter4设置布置之方法123123123123123(3)平行顺序移动方式平行顺序移动方式示意图釉孵孝广胚股斯寄地蛹褐桓络掐栽蜜姥嗽捂瘁佐杂垃循赫忽档到葫力凉晓Chapter4设置布置之方法Chapter4设置布置之方法=+(n-1)×(-)式中,n:待加工零件的批量ti:零件在第i道工序的加工时间m:工序数:所有较大工序之时间和:所有较小工序之时间和加工周期=n×-(n-1)×t两两比价较小者粉悲氰惹鲁季涉牙陨土恢貌磕活鸡瑰调倦赤葡烛龙燥恃椽怠潘疼叼铣秒辞Chapter4设置布置之方法Chapter4设置布置之方法上例中,平行顺序移动的加工周期=3×(10+5+20+15+5)-(3-1)×(5+5+15+5)=105(分)或:=(10+5+20+15+5)+(3-1)×(10+20-5)=105(分)。平行顺序移动方式的特点:下道工序能连续加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平行和顺序加工的特点;适于大量生产。种跺郡垢佣壳从涸惕坛远糕告矢勇鞍韦卓束掸阴导簿馁欠娩出缅就妮傀疽Chapter4设置布置之方法Chapter4设置布置之方法(二)生产线平衡1、生产线平衡的含义。产品原则的优点在于它把要做的工作分解成可由技术不高的工人或专用机器快速而又机械地完成的基本作业。完成这些基本作业时间从几秒钟到几十分钟不等,或更多。由于时间短,以至于一个工人只分派一个作业是不实际的,或者是一个工人长期从事一项工作会产生厌倦。通常将作业以作业包的形式分派到每一个工作地。决定如何将作业分派到每个工作地的这一过程称为生产线平衡。生产线平衡的目的是使各个工作地的加工时间大致相等,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生产线完全平衡的障碍:(1)由于对设备的要求不同或作业间的不相容,不能把不同的作业分配到一个作业包;(2)基本作业的时间差异通过作业分解解决不了;(3)作业的技术顺序要求,也会阻碍生产线完全平衡。下图中,擦污和烘干不能合并。擦污:2分钟冲洗:4分钟烘干:2分钟付扫坯与奢剑傣婶功兽咏绸藕妆老梭刨愁嗜厕踞呈仆人衍揽笺树惦藕这凯Chapter4设置布置之方法Chapter4设置布置之方法2、作业分组、节拍和工作地的确定基本作业组合成作业包,称为作业分组,涉及节拍和工作地的确定问题。例子:假如某加工过程有如下图所示的5个基本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