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戴村坝史话.doc

格式:doc   大小:56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戴村坝史话.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20/3/31 文件大小: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戴村坝史话.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戴村坝史话丁永林     在东平湖大清河入口处,向东沿大清河上溯30公里,你会看到有一大坝横亘南北,汶水东来,到此水面豁然开阔,水流温顺地漫过大坝缓缓流下,形成一个巨大的银色水幕,激流飞瀑,长虹卧波,格外壮观——这就是曾维系中国南北大动脉京杭运河明清500年畅行无阻的南旺分水枢纽重要组成部分、素有“江北都江堰”之称的戴村坝!   任何奇迹都是必然,戴村坝也不例外,当我们赞叹古人的巧夺天工时,请不要忘了,戴村坝凝聚的是数代代先人在认识和改造自然过程中的“心能”的沉淀,并且,今天我们仍在向其注入“心能”!   下面就带着大家穿越时空,沿着历史的脚印,上溯到造就戴村坝自然沧桑的时代。 从“白英策”说起    东平湖管理局2005年6月所立《修复戴村坝碑纪》开篇这样写道:“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工部尚书宋礼纳白英策筑戴村坝,开小汶河,引汶水至南旺补济大运河,使漕运畅通,成为维系明清两代之命脉。戴村坝遂成一代名坝,有北方都江堰之美誉。”   关于碑文中提到的“白英策”,我们曾问过不少“明白”人,大家似乎都明白,但真完整地说明白者还真不多。可喜,近读2009年1月刚出版的蔡桂林先生的《运河传》,对其有明确地描述,八十三个字:   “南旺者,南北之脊也,自左而南,距济宁九十里,合沂、泗以济;自右而北,距临清三百余里,无他水,独赖汶水。筑堽城及戴村坝,遏汶水使西,尽出南旺,分流三分往南,接济徐、吕;七分往被北,以达临清。南北置闸三十八处。”   上述“白英策”中的“置闸”是调节水位的,不是普通、一般的闸,按《运河传》引白英的说法是复闸:“漕船到了闸口前,先打开第一道闸门放进船来,然后关闸,放水,将船只升高一二十米,再放进第二道闸,再放水,再升高,以此类推,重复操作,直到与水坝出口的水位持平。通过复闸,可使漕船航行的阻力减少到最低程度,河道畅通无虞。”   关于上述白英策的出处笔者没有细查,但觉得是后人撰述的,因为,早期的资料显示,宋礼重开会通河时并不是《明史·宋礼传》所说的那样“用汶上老人白英策”,而是“奉命治河,立署济宁,(潘叔正)祥言治河奇策,宋礼从之”。   那么,“宋礼从之”的潘叔正奇策是什么呢?   按《明太宗实录·永乐九年六月》的记载,“六月已卯,会通河成。河以汶、泗为源。汶水出宁阳县,泗水出兖州府,至济宁州而合,置天井闸以分流。南达于淮,而河则其西北流也”,“自济宁至临清,置闸十五,闸置官,立水则,以时启用,舟行使之”。   时潘叔正为济宁州的同知,掌管本州督粮、缉捕、水利等事物,但却未掌握会通河水脊的地形概念,加之时间紧迫,只对元会通河进行了疏浚、置闸和局部改道。虽然永乐九年六月重开会通河宣告完成,潘叔正、宋礼以及一大批参与治河的人员,先后受到了朝廷的褒奖和赏赐,但此时虽然是在夏秋之交涨水时期,南旺以北河段的水量明显不足,无法通行重载漕船。   这就是白英出山的背景。   现在看来,从时间上讲,最接近白英献策改革会通河分水枢纽事件的方志记载是《名山藏》。作者何乔远(1558—1631),字穉孝,或称稚孝,号匪莪,晚号镜山,福建晋江人,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崇祯年间累官至南京工部右侍郎,是杰出的方志史学家。所著《名山藏》,属私撰明史著作,是记明嘉靖以前历代遗事的纪传体史书。它不仅在体载上有所创新,而且在人物传记上也独具特色,关注下层人物,弘扬高尚气节,在同类著作中属于比较成功和有特色的一部。该书撰成时《明史》尚未问世﹐故对了解和研究明史有较高的参考和利用价值。   《名山藏》卷四十九《河漕记》所载“白英策”如下:   “南旺地耸,盍分水于南旺。导汶趋之,毋令南注洸、北倾坎。其南九十里使流于天井,其北一百八十里使流于张秋,楼船可济也。”   意思是说,位于会通河上的南旺,地势比南面的济宁要高,如果将汶水引至济宁进行南北分水,北流的水就难以越过南旺再向北流,造成会通河南旺以北河段水浅。因此,应该在汶水上筑坝,拦阻汶水不使南入洸水、北入坎河,而使之全部流向南旺,在南旺进行南北分水。这样,水流就可高屋建瓴地南流九十里至济宁天水闸,北流一百八十里至张秋镇,使会通河全线都不水浅,可以通行楼船。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实测的京杭运河纵剖面图,以江淮水面为“○”计算,南旺湖水面高出江淮水面38米,为京杭运河南北最高处,证明白英策完全符合运河所经地势。   历史业已证明,依“白英策”创建的南旺分水枢纽,其工程结构、技术处理和工艺水平,均堪称世界水利史上的一大范例,成为明清运道全线“文化”含量最高的工程之一,使“漕运通而海运罢,粮艘联帆直上,正供天庚,源源不断”,使京杭运河畅通运行500多年,在明、清中国南北物资文化交流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初筑戴村坝    明成祖下令重开会通河的目的是为了尽快恢复会通河漕运,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南粮北运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