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气温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doc

格式:doc   大小:304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气温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doc

上传人:h377683120 2020/3/31 文件大小:30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气温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气温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主要知识点:1气温垂直分布2气温水平分布3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一、气温垂直分布⑴读下表记忆低层大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低层大气组成体积(%),并对地面起保温作用03很少能吸收太阳紫外线,对地球上的生物起着保护作用水汽很少产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固体杂质很少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⑵读下图比较对流层和平流层的主要特点答案: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空气以对流运动为主;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减;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稳定重要结论:1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6℃/1000米2上冷下热利于空气对流图2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读图回答3~4题。(10高考山东文综卷)、、:、气温水平分布世界气温水平分布规律①在南北半球上,无论7月或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②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③北半球,1月份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祥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④7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是北纬20°-30°大陆上的沙漠地区。1月份,西伯利亚形成北半球的寒冷中心。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大陆上。中国一、七月气温分布特点?一月:由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大七月:除青藏高原和高山外,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1616--16-32-16-8-8-16-16-16-16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三、气温日变化和季节变化1为什么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日出前后,地面辐射散失热量和吸收太阳辐射热量达到平衡时,地面储存热量最少,地面温度最低,随后气温达最低值;日出后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多于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地面储存的热量增加,地面温度升高,当午后地面辐射散失热量和吸收太阳辐射热量达到平衡时,地面储存热量最多,地面温度最高,地面辐射在把热量传给大气还需要一段时间,午后2是气温达最高值;2北半球陆地上和海洋上最冷和最热的月份?原因是什么?陆:7月最热;1月最冷海:8月最热;2月最冷地面储存热量的缘故,7月地面储存热量最多,1月最少。四、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1、青藏高原为什么昼夜温差(气温日较差)大?青藏高原的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大气洁净,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太阳辐射强,温度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所以昼夜温差大。2、阴天比晴天的气温日较差小白天云层反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夜间,云层使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辐射散失热量少,近地面气温不太低,所以阴天比晴天气温日较差小3、月面温度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月球无大气,白天太阳辐射未经削弱,直接到达月面,增温高;夜间,无大气的保温作用,月面辐射散失热量多,月面温度很低;月球自转周期长;月面由岩石组成,比热容小,温度变化快。五、等温线图的阅读等温线是温度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其判读方法一般是根据等温线的数值大小、疏密程度、排列方向、弯曲形状等特点,判断气温分布特点,进而推断某一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变化特点及原因。①根据等温线的数值递变规律判断南北半球。②根据等温线的疏密判断温差大小及分析原因。③根据等温线走向特点分析影响因素:,表明该地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表明该地受海陆分布影响显著;,则表明该地气温受地形影响。④根据等温线弯曲分布情况来判断下垫面状况(海陆差异、地势起伏、洋流分布等)。⑤找出某区域不同季节气温极值及分析原因等。例一 读某区域气温图,图中A、B分别为陆地或海洋,1、2、3为同纬度的三个点,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区域的位置是________(南或北)半球。 【相关考点】利用等温线图判断南、北半球。 (解析)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北半球。   等温线数值由北向南递减─→南半球。 (参考答案)北半球。(2)1处的温度值为________(>,=,<)15℃,2处的温度值为________(>,=,<)15℃,3处的温度值为________(>,=,<)15℃。 【相关考点】利用等温线图判断某点的温度值。 (解析)在同一条等温线上温度相同,处于两条等温线间的点温度介于两条等温线间。 (参考答案)> = <(3)若A处为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