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质量的建议段新我曾调研过一所高校刚组建不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目前只有18名教师,却承担了全院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哲学基础》等多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任务。人数虽少,但队伍干练,精兵强将,团结协作,战斗力强,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被广东省教育厅授予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评估优秀光荣称号。可喜可贺!为了进一步改进教学,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质量,我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仅供大家参考。一、深入学生中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为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达成教育目标,做到教学有的放矢、针对性强、适时及时,使学生感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犹如久旱逢甘霖,迷路遇向导,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前提条件之一是教师须在备课阶段,多次深入到学生中开展广泛的客观的调查研究,掌握丰富、准确和新鲜的第一手资料。调查的方式很多,如问卷调查、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网上调查、专项调查与多项调查等,各有利弊,可综合运用,互为补充。调查很辛苦,很繁琐,很费时,然而却必不可少。调查也不可一劳永逸,要坚持经常调查、每届学生调查、带着问题调查。在经过充分调查获得丰富材料的基础上,要作深入地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研究工作。整理材料,提炼观点,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分清是非,舍弃枝节,抓住主流,揭示本质;联系教材,运用理论,寻求对策,解决问题。选择调查材料中的典型事例引入教学中,就能一石激起千层浪,石破天惊,产生轰动效应。由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我院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他们听起课来就会思想格外集中,十分关注和渴望,做到点点滴滴入心头,做到台上教师嘴上讲的东西和台下学生心里想的东西合拍,就能引起师生间强烈的思想共鸣。教师若只是空洞地讲理论,学生会感觉枯燥乏味,难以理解,昏昏入睡也势必难免。教师若是尽举古代案例,学生认为那是遥远的历史已经过时;教师专讲外国的事例,学生认为那是外国发生的事不符合我国国情;教师若能除古今中外也举些学生身边的实例,他会觉得鲜活具体,看得见、摸得着、亲切实在。这样,教学效果自然倍增。二、坚持集体备课做到资源共享我听过几位老师讲授的同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感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很大差异,颇有一人一面之感,百花齐放固然是好事,但如果各自为战,互不搭界,无法凝聚集体智慧和形成合力,很不利于共同提高。为此,我认为应防止和扭转这种不良偏向,做到以下三点:,坚持集体备课。由备课组长牵头,把上同一门课的教师集中起来,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和搜集资料的情况,分配各章的备课任务,限期完成。然后,再开几次讨论会,互相交流,集思广益,不断修改,逐步完善。最后,把经修改好的教案与课件,分发给每一位任课教师,供大家备课、熟悉教案课件和上课时用。,发挥创造性。对统一的教案和课件作某些增删与微调,使教学效果最优化,并形成自己的讲课风格与特色,但一般不宜作太大变动。。通过同事之间的听课评课,相互切磋研究,虚心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共同提高。同事之间共同的语言多了,研究的空气浓了,教学质量必然会不断提高。三、要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学入心入耳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然而,一些基本的教学原则却必须遵循。我认为以下几点尤其重要:。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地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