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血常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白细胞数目(WBC) 成人 - 9 /L 儿童 - x10 9 /L 6 个月至 2岁 - ×10 9 /L 新生儿 - 9 /L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 -% 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 -% 单核细胞百分比(MONO%) -%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 -% 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BASO%) -% 中性粒细胞数(NEUT#) - x10 9 /L 淋巴细胞数目(LYMPH#) - x10 9 /L 单核细胞数目(MONO#) - x10 9 /L 嗜酸性粒细胞数目(EO#) - x10 9 /L 嗜碱性粒细胞数目(BASO#) - x10 9 /L 红细胞数目(RBC) 男性 - 12 /L 女性 - 12 /L 新生儿 - 12 /L 血红蛋白浓度(HGB) 男性 120-160g/L 女性 110-150g/L 新生儿 170-200g/L 平均红细胞体积( PCV ) -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MCV ) -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H ) 320-360 g/L 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 MCHC ) -% 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 RDW ) - fL 血小板数目(PLT) 100-300 x109/L 平均血小析体积( MPV ) - fL 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 - 血小板压积( PCT ) -% 全血细胞图白细胞计数( WBC )临床意义: 增多: (1) 某些病毒性疾病(如乙脑、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2) 急性细菌性感染(如脓肿、疖肿、扁桃体炎、中耳炎、化脓性脑膜炎、大叶性肺炎、感染性心内膜炎、脓胸、阑尾炎、肾孟肾炎、输卵管炎、猩红热、急性风湿热、白喉、百日咳、败血症等)以及由感染引起类白血病反应等。(3) 螺旋体病(如钩端螺旋体、回归热、小螺菌性鼠咬热等)。(4) 恶性肿瘤及急、慢性白血病。(5) 组织破坏,如急性大出血(尤其是内出血)、严重烧伤、大手术后、血管栓塞或急性心肌梗死。(6) 中毒,如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砷中毒、汞中毒、铅中毒等(7) 肾移植后发生排异反应时。注意: 白细胞生理波动较大, 如新生儿、婴儿、妊娠分娩、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感情冲动、冷浴、饮酒或饭后等亦见白细胞增多。减少: ( 1 )某些病毒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巨细胞病毒、腮腺炎等) 、伤寒、副伤寒、结核病、极严重败血症以及某些原虫感染如黑热病、疟疾等。( 2 )血液病中,再障、非白血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骨髓转移癌、恶性组织细胞病、脾功能亢进等。( 3 )使用抗癌药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及接受放疗者、药物反应(如使用氯霉素、甲磺丁脲、磺胺药、硫氧嘧啶等)。( 4)营养不良、恶病质等。( 5)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