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近代史(1840—1949):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据此可知,(转型期1840—1949)国际背景: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工业文明的冲击。一、(19C40S—50S)1、1840鸦片战争2、19C40—50S的新思想萌发3、1851—1864太平天国4、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5、小农经济开始解体,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6、社会生活开始西化沉沦中松动中国近代史(转型期1840—1949)例2: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同时又认为“万里一朔,莫如中华”。: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由此可知1838—1852年间1838—1852年英均数)单位:、(19C60S—90S)1、19C60S—90S洋务运动2、19C60、70S小农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3、19C70S早期维新思潮产生4、1894—1895甲午战争5、交通、通讯的进步,社会生活进一步西化沉沦中破土中国近代史(转型期1840—1949)例4: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转石效应”——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19世纪60、70年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简单列举这一时期中国境内存在的三种近代企业。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导致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和思想界的变化,试述这些变化。(6分)答:三种近代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外国企业。变化:阶级:出现了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大新阶级。思想:早期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运用拓展例6:金冲及教授在其《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一文中提到,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