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何为大学?大学何为? 钱学森问题“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直是这个样子。我看,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很大问题。”这话从中国科学泰斗级人物口中说出来,分量自然极重。钱学森( 1911 年 12 月 11 日- 2009 年 10 月 31 日) ?如果以 1905 年废除科举制为中国现代教育的开端,迄今是第一个百年。?这百年当中,清朝有 6年,还来不及看到有什么成果就垮台了,不过,从 1872 年起,清政府连续派出了四批共 120 名幼童留学美国,这批人大部分考入了美国著名学府并有优异表现,回国后成为栋梁之才,其中有知名度较高的修铁路的詹天佑,他们中还产生了大臣、将军、总理和驻外大使。?这批幼童证明,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中华民国从 1911 年起到 1949 年,共 38 年。这期间中国现代教育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教育迅速与西方接轨,中国一流大学的理科教材,往往就是直接采用哈佛、耶鲁的教材,中国学生留学西方时,感觉不到在知识程度上与外国同学有什么差距。?不可思议的是,在那个内战与外敌入侵连绵不绝的时代, 中国现代史上堪称大师级的文化、科学人物,均产生于那个时代,可谓群星灿烂。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杨振宁和李政道,后来都获得了诺贝尔科学奖。?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中国教育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那就是懂教育的人在办教育。国民政府有付钱支持教育的义务,却没有随意干预教授们教什么、怎么教的权力。? 1949 年至今, 60 多年了,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办教育的 60 年。成果怎么样呢?教育的普及程度当然是大大提高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成百倍地增加了,然而就是如钱学森所批评的, “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不懂教育的人在办教育。?“文革”前有一条大标语几乎挂在所有学校的墙上, “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这就是中国执政党的教育观, 说穿了,就是教育必须为一党专政服务,于是,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敢于怀疑、创新之品质这些现代教育所竭力培养学生要达到的目标,反倒成为中国教育者要尽力消灭的,取而代之的是听话、恭顺、唯上是从、唯党是从等等顺民、奴才品质。这样的人能优秀吗? ?哈佛大学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 Let Plato be your friend,and Aristotle,but more let your friend be Truth. )”,自哈佛建校以来,它就一直是哈佛学生所信奉的做学问和做人的准则。而由哈佛学院时代沿用至今的哈佛大学校徽上面,用拉丁文写着“ Veritas ”字样,意为“真理”。?“哈佛铜像”的启示——别轻信任何权威无论是求学者,还是旅游者,到了哈佛大学,必做的一件事就是要去瞻仰一下哈佛大学行政大楼前矗立着的哈佛本人的铜像,并对这个哈佛大学的创办者表现出深深的景仰和思慕。哈佛的铜像上悬美国国旗,塑造得非常英俊有气势,在铜像的底部镌刻着三行字: “ John Harvard( 约翰·哈佛), Founder( 创始人), 1638 。”其实,一直以来有很多人被这个著名的铜像给误导了,因为在这个铜像上存在着三个错误,被戏称为“谎言铜像”。?首先,这个铜像并不是根据哈佛本人的样子所塑的。因为在哈佛大学决定要塑一尊哈佛的铜像之时,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哈佛本人的相貌已不可考了,也没有任何画像或者照片留下来,无计可施之下,人们只好在学校里找了一个帅哥冒名顶替,按照他的样子塑了哈佛的铜像,这一点其实已经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其次,哈佛也不是学校的创办者。只是在学校成立的初年,哈佛捐赠了一笔在当时看来为数不少的钱财。但是对于一个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的新学院来说,这笔捐赠无异于雪中送炭。?第三,哈佛学院的创办时间是 1636 年,而并非如铜像上所刻的 1638 年。?也就是说,这尊著名的哈佛铜像,无论是外形还是文字,没有一处是真实的。在以“求是崇真”为最基本精神的哈佛大学, “真理”与“谎言”竟然如此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校方到底是怎么想的?他们以真理为基准来培养自己的精英,却允许这样的谎言存在,究竟是何道理呢? ?对于这个疑点,哈佛校方的解释是这样的: ?怀疑的精神和冷静的态度是哈佛人一向秉持的原则,这座“谎言塑像”不断地提醒哈佛人, 不要轻信传说中的权威偶像,努力追求自己坚信的真理, 用一种唯美的观点来欣赏这座塑像,通过三个谎言,将真实的事实牢牢地记住。?其实很多时候,无论正还是反,重要的往往不是外在的形式或是人们容易看到的一面,挑开表层的东西,知悉其内在的含义, 了解其蕴含的初衷,这才是人们应该重视和始终坚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