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王小波小说艺术的渊源与创化.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王小波小说艺术的渊源与创化.doc

上传人:zgs35866 2016/3/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王小波小说艺术的渊源与创化.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王小波小说艺术的渊源与创化张懿红( 甘肃中医学院, 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 本文把王小波狂欢性文体放在中西方现代文学背景中, 寻找王小波小说艺术渊源与创化的踪迹。论文认为: 王小波自觉运用文本间性对传统文本进行改写和转化, 达到戏仿、颠覆或丰富意义的目的, 这是后现代写作的特点之一; 在叙事方面, 他受法国新小说派、杜拉斯与卡尔维诺的影响很深, 论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1. 客观化与反讽, 2. 结构与韵律。最后比较王小波与美国黑色幽默派的异同, 认为他创造性地发展了黑色幽默的艺术手法, 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的参照系中, 王小波不仅增加了超常想象与黑色幽默的向度, 而且把鲁迅开拓的传统更进一步推向狂欢化, 在当代文学中独树一帜, 占有重要的位置。关键词: 渊源与创化; 狂欢性文体; 黑色幽默; 文本间性王小波是当代中国文学乃至 20 世纪中国文学中一位能够与世界文学接轨的极为独特且重要的作家。在市场化进程加速、商业文化催发物欲膨胀的 90 年代, 王小波不像那些随波逐流的新派作家, 以裸露狂的方式放纵自我媚悦大众; 也不像那些所谓理想主义者, 寄希望于宗教、人性、民间等或抽象或平庸的价值。他直面中国的历史际遇, 接续五四以来的自由主义余脉, 继承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批判现实干预社会的光荣传统, 以自己的言说参与社会历史进程。在小说艺术方面他博采众长, 把欧美现代小说的最高成就融入立场鲜明的价值建构, 使其创作跻身世界文学之林而风采独具。但是评论界对王小波在小说艺术和文体方面的创造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王小波在《从〈黄金时代〉谈小说艺术》中称自己的小说文体为“黑色幽默”。崔卫平则在《狂欢诅咒再生》中冠之以“狂欢性文体”。伊哈布· 哈桑把“狂欢”纳入后现代主义的 11 点特征:“狂欢, 这个词自然是巴赫金的创造, 它丰富地涵盖了不确定性, 支离破碎性, 非原则化, 无我性, 反讽, 种类混杂等等, ……但这个词还传达了后现代主义喜剧式的甚至荒诞的精神气质, ……狂欢在更深一层意味着‘一符多音’———语言的离心力。事物欢悦的相互依存性、***和行为、参与生活的狂乱、笑的内在性。的确, 巴赫金所称作的小说与狂欢———即反系统, 可能就是指后现代主义本身, 至少指其游戏的颠覆的、包孕着苏生的要素。”①虽然王小波师从的西方小说家如卡尔维诺、法国新小说派、美国的黑色幽默派等都被划入后现代主义阵营, 但王小波跻身的中国语境、他的经验理性、他对文学承担的信念都使他在后现代主义类属中面目可疑, 而把他简单地划入现代主义也是一种偷懒。而哈桑所分析的“狂欢”的丰富的涵盖性却可以避免简单归类, 指涉王小波独特文体的各个层面, 不仅包含黑色幽默, 也更突显想象力游戏的本体性, 且文体意味更强, 因此笔者沿用“狂欢性文体”指称王小波独特的小说艺术以便考察其渊源与创化的踪迹。王小波的文学渊源宽广深厚, 古今中外均有涉猎, 但其小说精神与小说技法更多受西方影响, 表现出欧洲小说的许多方面: 澎湃的想象、睿智的幽默、放恣的游戏以及探索小说形式的狂热***等等。在小说精神上, 王小波与卡夫卡、君特· 格拉斯、卡尔维诺、米兰· 昆德拉、博尔赫斯等 20 世纪西方大师们一起回归小说诞生的最初之源: 那是拉伯雷、塞万提斯、卜伽丘们以快乐的自由恣肆的想象构筑的狂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