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研究及预防.doc

格式:doc   大小:63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研究及预防.doc

上传人:小雄 2020/4/2 文件大小:6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研究及预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研究及预防[摘要]目的探究普外科手术的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的高危因素及其预防对策。方法对3896例接受过普外科手术的患者所出现的95例切口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的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高龄因素、恶性肿瘤、切口长度、引流管因素、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切口类型等是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接受普外科手术的患者,若存在发生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如糖皮质激素应用史、耐药菌株感染史、慢性支气管炎等,术前应采取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等措施,尽可能避免发生切口感染。[关键词]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高危因素[中图分类号]R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2-095-01作为普外科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外科切口感染在医院感染中占据了很高的比例,如果患者伴有各种慢性疾病,也会成为术后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1]。有效地预防术后切口感染,控制感染切口的发展是每一个普外科临床医生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我院对2006年3月〜2009年3月95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病例进行了临床资料的收集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女1324例,年龄5-86岁。,包括器官感染、深部切口感染、浅表切口感染,并统计分析其年龄、住院时间、切口类型、手术种类等。。,%,而95例术后感染中,91例为II类或者III类切口,%%,这表示II类和III类切口应是预防和监测管理的重点。,儿童和老年人接受普外科手术后更容易发生切口感染,分析可能是因为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健全,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尚未完善,而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为低下,两者均属于术后感染的髙危群体。,住院时间越长,术后切口就越容易发生感染,由于医院是一个病原菌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所以过长的住院时间会加大术后切口感染的概率。,具体见表4。表4患者手术类型与切口感染之间的关系3讨论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风险因素除了年龄、住院时间、切口类型、手术种类之外,抗生素使用情况也是相当重要的因素。除了抗生素使用时间需要得到重视之外,抗生素种类的选择也甚为重要[2]。外科手术后发生的切口感染是医院感染中非常重要的类型,发生率高,病原菌种类复杂。围手术期处理不当的情况下,各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下,非常容易发生术后切口感染,据医院感染调查显示数据,外科术后感染在所有医院感染中居于第三位[3]。不同类型的外科手术,不同的切口类型具有不同的感染率,针对高危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进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