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听李镇西报告心得.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听李镇西报告心得.doc

上传人:xxq93485240 2020/4/3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听李镇西报告心得.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全国名师实战论坛”学****体会───听李镇西报告体会今天是10月13日,根据学校的安排,我们一行四人来到二炮指挥学院培训部,在这里聆听专家的精彩报告。上午由来自河南的段惠民老师演讲,他汇报的题目是《做智慧班主任》。段老师似乎天生是个演说家,很能调动现场的气氛,他的演讲***澎湃,风趣幽默,贴合实际,感觉很亲切。仔细聆听了段老师的演讲,我们不由得赞叹:“段老师果然是一个有智慧的班主任!”不仅如此,段老师更让我敬佩的地方在于:他是从乡村学校走出来的全国名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耕耘,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工作,摸索积累工作经验,盛名实至名归。他首先要我们感悟生活的智慧。他说:“万物皆一理,隔行不隔山。”这个观点让我耳目一新,都说“隔行如隔山”,段老师颠覆了这个约定俗成的观点。我怀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听着,后来,我也认同了他的这一观点。是啊,很多工作都要“抓反复,反复抓”,德育工作也是这样的道理啊。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德育的契机无时不在。怎样做一个智慧的班主任呢?段老师勉励我们应该不断地提高道德修养,努力学****借鉴古今中外圣贤哲儒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内化为自身的教育素质,做一位学生崇拜信服的老师。他强调“内化”,这很重要,如果只是学****大师表面的皮毛工夫,那就达不到效果,只有自己领悟了、实践了,才算真正消化了。“拿来主义”也要不断创新,与时惧进。段老师告戒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和想问题,不能从***的角度和眼光看待孩子的发展。要通过“角色互换”或者说“换位思考”,从儿童的心灵出发理解孩子,处理好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没有设身处地,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没有经过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这同毛主席的话如出一辙。很多时候,我们所给予孩子们的,其实并不是他们所需要的。老师或者家长认为自己是一片好心,可孩子并不接受。打个简单的比方:孩子现在饥渴,需要的是面包,你却给他一朵鲜花。这有用吗?所以,我们要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正确引导和培养他们的兴趣和能力,而不是扼杀儿童的天赋与需要。对于犯错误的孩子,可以运用“不相容法则”来处理,这是他从训兽师那里得来的宝贵经验,很我们分享。我用这个法则管理学生吃午饭,果然有效果。我们班以前中午吃饭的时候,教室里闹哄哄的,总是有学生在讲话。我大声呵斥,也不见效果。后来我规定:中餐时间只能做一件事情,要么吃饭,要么说话;谁吃饭的时候说话,就把碗端走,不许再吃饭。有天中午,我真的收了4个学生的碗,教室里顿时静悄悄的了。现在中午吃饭的时候,教室里安静了很多。段老师还告戒我们不要给学生上纲上线。孩子年纪小,还没有定性,偶尔犯小错是正常的,老师不要给调皮捣蛋或者成绩差的学生贴标签,因为这样会让孩子朝着你不希望的方向发展。我们应该以宽容的心态看待犯错误的学生,耐心呵护他们的成长,就像小树苗一样,长歪了,我们把他扶正就好了。段老师还强调了榜样的力量。榜样是最容易、最简明、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人们应该做、或者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面前。比如广播操怎么走队列,胳膊摆动的标准动作是怎样;怎样才能把教室拖干净……很多事情,不需要老师枯燥的说教,把做得好的学生当榜样,强化优点及时表扬,其他孩子跟着做,效果就有了。因此,我们要用放大镜寻找学生的优点,不能总盯着学生的缺点。该严厉的时候就严格要求,该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