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课件纲要:相容性的概念外加剂与水泥的作用水泥对相容性的影响相容性的监控与调整改善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的措施原因分析与查找办法序言随着预拌混凝土的飞速发展,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除了考虑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之外,还要更加注意其工作性能,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是影响混凝土工作性能的重要因素。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不好,可能是外加剂的原因,也可能是水泥品质的原因,也可能是使用方法造成的,或是几种因素共同起作用引起的。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查准原因,实现水泥与外加剂的“双向适应”性。相容性的概念所谓相容性,就是使用相同减水剂或水泥时,由于水泥或外加剂质量变化而引起水泥净浆流动性、经时损失的变化程度以及为获得相同流动性而导致减水剂的掺量的变化程度。存在的相容性问题主要有:流动性变差、减水率低或根本无减税效果,坍落度损失快,甚至降低混凝土强度,凝结速度太快、缓凝,混凝土泌水、分层离析现象,或拌合物板结、发热等现象。详见:JC/T1073-2008《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试验方法》相容性的概念减水剂掺量不大,就达到饱和点,且1小时的流动度变化小,就认为减水剂与水泥的相容性好;反之,则称其相容性差。——Aiticin(加拿大)一般情况下:饱和点掺量可有效表征减水剂在水泥表面的吸附量。可以通过饱和点的变化来判定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减水剂的饱和掺量随着拌合时间增大而增大,说明减水剂在不断消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水泥方面:主要包括:水泥矿物成分、石膏种类及掺量、碱含量、游离氧化钙含量、混合材种类及掺量、细度及颗粒组成、制成时间(新鲜程度)和温度等。二是外加剂方面:比如:高效减水剂的化学成分、分子量、交联度、磺化程度、平衡离子度以及缓凝剂的种类和用量等。三是环境条件:如湿度、温度、风速和季节等。:水泥熟料中四大矿物成分C3S、C2S、C3A、C4FA对外加剂的吸附能力大不一样。C3A对减水剂的吸附量远远高于其它矿物成分。依次是:C3A>C4FA>C3S>C2S,原因主要取决于:水泥水化速度及水化产物的比表面积。:水泥温度过高,易造成二水石膏部分脱水转变成半水石膏,导致水泥净浆发生快凝而影响水泥与减水剂的适应性。石膏掺量过少,水泥中SO3含量较低,使用减水剂时会产生坍落度损失很大,甚至急凝现象。:不同种类混合材料对减水剂的吸附产生不同影响。矿渣对萘系减水剂的吸附量小于煤矸石。掺矿渣的水泥对萘系减水剂适应性较掺煤矸石的水泥要好。掺火山灰的水泥与减水剂适应性较差。主要表现在:水泥流动性差,经时损失大。掺不同品种的粉煤灰时,水泥与减水剂的适应性差异较大:优质粉煤灰(含碳量≤5%)塑化效果好,粗粉煤灰(含碳量>5%)塑化效果差。:随着水泥碱含量的增大,高效减水剂对水泥减水剂的塑化效果差,还会造成砼凝结时间缩短和坍落度经时损失变大。并存在有碱—骨料反应的潜在危机。应尽量减少碱含量≤%的水泥。-CaO含量:熟料中F-CaO含量高,煅烧质量差,与外加剂相容性差。:水泥中粗细颗粒级配恰当,则可得到良好的流变性能。水泥中3~30μm的颗粒主要起到强度增长作用。而大于60μm的颗粒,则对强度不起作用。3~30μm以下的颗粒只起枣强作用。但颗粒小于10μm的颗粒,需水量大,因此流变性能好的水泥10μm以下的颗粒应小于10%。一般情况下,随着水泥细度的提高,比表面积增大,对减水剂的吸附量越大,减水塑化效应降低,经时损失相应加剧。:制成时间短的水泥有时温度较高对减水剂塑化效果影响较大。所以使用刚出磨或出磨温度较高(≥60℃)的水泥,就会出现减水率低,坍落度经时损失快的现象。建议:尽量使用陈放时间稍长的水泥。就可避免出现上述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