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仪器法测定COD产生误差的探讨.doc

格式:doc   大小:75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仪器法测定COD产生误差的探讨.doc

上传人:ttteee8 2020/4/5 文件大小:7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仪器法测定COD产生误差的探讨.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仪器法测定COD产生误差的探讨1姜开荣2013-04-10摘耍本文针对釆用LY-C1型COD速测仪测定废醪液屮COD值产生较大误差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通过相关数据的分析和对比提出了作者的看法,并对下一步COD测定中注意的问题和实施部分提出了建议。-Y/m —1—冃U B化学耗氧量(以下简称COD)的测定,因其耗时长、操作繁琐、危险性较大,长期以来困扰着广大的分析工作者。九十年代初,曾有一批分析仪器厂商(江苏省偏多)向市场推销了快速测定COD的仪器,但是由于当时国内的电化学分析仪器制造工艺较落后,技术含量不足,导致了一部分电化学分析仪器的质量满足不了实际分析工作的需耍(我原来的单位就遇到过此类怵I难),这是导致当吋的电化学分析仪器(包括离子仪、各种电极和COD测定仪等)未能得到有效应用和推广的根本原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分析方法在不断更新。耗时、繁琐的经典化学分析方法将逐渐地被快速、简单、准确的仪器分析方法所代替。目前我们所应用的LY-C1型COD速测仪就解决了上述的多种问题。尽管它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期待着不断完善或解决,但是它毕竟为提高分析工作的效率,减少操作的危险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试验部分1COD实测值极差过大在以往的COD测定中,对同一个样品平行测定几个数据所获得的结果令人无法判定。我们来看一下表1的数据。(三平行的平均值)可以明显地看出,由于稀释的倍数不同,测定的结果有明显的差距。仅以稀释250倍和500倍的测定值做比较,最小极差在3163mg/L,最大极差竟高达31579mg/Lo面对这种数据如何来判定最终结果,我想对于任何一个分析人员来说都是束手无策的。1/52抛开第6组数据依然以稀释250倍和500倍的前5组数据进行对照我们还发现:除了第2组的数据,1、3、4、5组的数据中均出现了稀释倍数越大,测定结果越高的现象。这是否是规律呢?我们将在后面的讨论中予以答复。而第6组的数据相比Z下是比较理想的,但是它是否有代表性呢?仍然需要试验数据來说明。2探讨产生误差的原因本人认为,表1平行测定所获得的较大极差值产生的原因是来白多方面的。有仪器的问题、样品稀释的问题、移取标准氧化剂和催化剂带来的问题,针对部分问题,我采取了如下措施进行解决。,就其本身存在的问题我们是无法解决的。但是在使用仪器的时候存在一个使用环境问题、电压和电流的稳定状态(是否始终保持在220V50HZ)问题,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是可以将上述问题减少到最低。比如在这几天的试验中,我就经常发现仪器本身出现“死机”状态,本来开机后会自动升温(消解系统),但有的时候不升温;还有仪器说明书上明明说消解温差的变化范围在165°C±°C,但我实际观察的温度变化已经超过了rc~°c的范围。,采用的是称量法,。也就是说当我们称量lg样品时,-(,也就是说天平本身的灵敏度较低)。我们以稀释100倍为例来计算一下一个样品由于称量误差可能带来的测定误差。计算实例1:木例是以稀释100为例,称取:Lg离心后的样品,加水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