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7、《雷电颂》导学案.doc

格式:doc   大小:34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7、《雷电颂》导学案.doc

上传人:wzt520728 2020/4/6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7、《雷电颂》导学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成员:邢长安、雷晓梅、杨动力主备人:柳红桔审核:班级组名姓名使用时间【教师寄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这句名言不知激励了多少人对理想信念的追求。相信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同学们会更加理解、敬佩屈原。【课题】《雷电颂》【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注意语气、语调,在诵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2、联系背景资料,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3、学习诗人痛恨黑暗、向往光明、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4、培养初步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学习重难点】1、诵读并背诵课文前六段。体会作品第雄伟气氛和深厚的抒情意味。2、联系背景资料,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知识链接】1、郭沫若(1892年~1978年)四川乐山人。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剧作家、革命家。代表作有《棠棣之花》《孔雀胆》《凤凰涅槃》《星空》《反正前后》《新月与白云》等。2、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战国时期出国人。用楚辞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因看透秦国吞并六国的野心,力劝楚王联齐抗秦,后来遭奸人陷害,罢官放逐,但仍心系祖国。楚国被攻占后,自投汨罗江而死。3、写作背景:《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半壁河山沦于敌手,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并且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日军民,掀起反共高潮。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鞭挞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郭沫若借历史上的屈原的悲剧,展示了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激烈的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全剧分为“橘颂”“受诬”“招魂”“被囚”“雷电颂”、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课时安排】一课时【导学过程】【导语】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了纪念谁?说一说你所了解的有关屈原的故事(2分钟)【目标介绍】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反复诵读,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1分钟)【自主学习】以下的题目,你能独立完成吗?相信自己,你一定能做得到。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5分钟)你知道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吗?伫立() 睥睨() 咆哮() 波澜() 污秽() 犀利() 劈开() 稽首() 虐待() 驰骋()2、你认为课文中还有那些字词需要积累,写下来【合作探究】团结力量大!仔细阅读课文,对学、群学完成下面题目:(22分钟)一、复读感知温馨提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本文是剧中人物独白,也是散文诗。语言节奏分明,声调铿锵有力。这是一篇很适合大声朗读的文章,学习这篇课文,同学们要反复诵读,相信你在诵读中一定能体味到文章的情感及屈原的性格。另外了解作品背景也是把握本文的前提,同学们在学习本课前了解《屈原》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情况以及《雷电颂》在《屈原》中的地位是很有必要的。带着下面的问题开始反复诵读吧!1、给每段标注序号,结合课文背景,根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