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六味地黄丸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doc

格式:doc   大小:6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六味地黄丸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doc

上传人:sssmppp 2020/4/7 文件大小:6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六味地黄丸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六味地黄丸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湖南省冷水江市同兴乡卫牛院湖南冷水江417500【摘要】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法选取45例肝肾阴虚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高血压患者15例,糖尿病患者17例,慢性肾炎患者13例,剂量根据患者情况不同应个体化治疗。1个疗程为7〜15d。结果高血压组患者13例上述症状基木消失,2例患者的血压保持在156mmHg/119mmHg;17例糖尿病患者的症状明显好转,测得的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h血糖值已经降到正常值,13例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木消失,体力也已基木恢复,尿检时有红细胞的患者还有1例,%。结论六味地黄丸应用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肾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关键词】糖尿病;六味地黄丸;药力分析六味地黄丸源自北宋名医钱仲阳的名方,其组成成分有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牡丹皮和茯苓,临床上六味地黄丸主要用于由肾阴虚而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手脚心发热和遗精盗汗等症状的治疗,其临床疗效历经世代医学家的验证,六味地黄丸在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和肾炎方面也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1-2]o木研究选取45例肝肾阴虚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六味地黄丸治疗,现报道如下。〜2015年3月就诊的45例肝肾阴虚患者为研究对彖,其中高血压患者15例,糖尿病患者17例,慢性肾炎患者13例,其中男29例,女26例,年龄25〜65岁,平均(47±4)岁。15例高血压患者就诊时主诉头晕目眩并伴有头部疼痛、耳鸣健忘、舌体发红、舌苔薄黄、脉弦而数,平均血压为(158±14)mmHg/(113±7)mmHg(lmmHg=);17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有“三多一少”症,多饮、多食、多尿而体质量减少,患者空腹血糖测得的平均浓度为(±)mmol/L,餐后2h测得的血糖浓度平均为(±)mmol/L;13例慢性肾炎患者有腰酸背痛,排尿次数增多H乏力,口干舌燥,体发舌红而且舌苔较少,脉弦和耳鸣等临床症状,尿常规显示,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定量(±)g/,剂量根据患者情况不同应个体化治疗。1个疗程为7〜15d。六味地黄丸的配方为:熟地黄160g,山茱萸80g,山药80g,茯苓60g,泽泻60g,牡丹皮60盘3]。在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血压、血糖及2h血糖。尿检细胞值等。2结果高血压组患者13例上述症状基本消失,血压平均降为(125±18)mmHg/(81±9)mmHg,还有2例患者的血压保持在156mmHg/119mmHg;17例糖尿病患者的症状明显好转,测得的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h血糖值已经降到正常值,13例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体力也已基本恢复,尿检时有红细胞的患者还有1例,%o3讨论六味地黄丸源自北宋名医钱仲阳的名方,其组成成分有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牡丹皮和茯苓。其中熟地黄来滋阴补肾;山茱萸则用来补养肝肾;三药配合,肾、肝、脾三阴并补,中医称为“三补”,但熟地黄用量是山茱萸和山药之和,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