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水库位于某乡**村,坝址座落于赣江水系泸水支流**水上,距县城约45km,总库容60万m3,工程由大坝、溢洪道及输水涵洞等组成,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小(2)型水利工程。**水库于1980年11月开工建设,1981年12月竣工并投入运行,为均质土坝,当初在建坝时,大坝清基不彻底,坝基及坝肩岸坡上部岩体透水率偏大,存在渗漏及绕坝渗漏,且当地填筑坝体土质缺少,坝体土质含沙、砾较多,工程存在诸多问题。溢洪道为开敞式明渠,,,进口、控制段为天然岩石山破,岩石弱风化,未衬砌。泄槽下接挑流消能,落差20m,岩石坚硬完整,抗冲刷能力较强,泄洪水就近归入原河床出水。由于水库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兴建,勘测设计及施工方面均存在较多缺陷,给工程留下诸多隐患,水库一直处于带病运行状态,1997年对大坝进行了冲抓造粘土心墙处理,但未能完全消除隐患,大坝渗漏仍然严重,在外坡坝面中部一带有多大20多处渗水点。**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小(2)型水库,(黄海高程,下同),设计洪水位为20年一遇,,校核洪水位为200年一遇,。。**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输水涵管等组成。~(黄海高程,下同),坝顶长110m,~。上游坝坡马道()以上坡比1:,以下坡比1:,;下游坝坡马道()以上坡比1:,以下坡比1:,无排水设施,坝脚未设排水反滤体。溢洪道位于大坝右侧山凹,。为开敞式明渠,,,泄槽段为天然岩石山坡,坡度陡峭,落差20m,岩石坚硬完整,抗冲刷能力较强。泄洪水就近归入原河床出水。坝下输水涵洞位于大坝右侧,,,,为**拱形,×。竖井闸门位于大坝右端坝顶上游侧。,工程存在如下主要问题1、大坝清基不彻底,坝基及坝肩岸坡上部岩体透水率偏大,均见中等透水性,存在渗漏和绕渗问题,上、下游坝坡面多为风化料、无护坡无排水,外坡较陡,大坝下游在设计水位、校核水位工况下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不符合规范要求,大坝结构安全评价为C级。2、大坝填筑土料较差,多为风化料,具中等透水性,漏水点多且明显,大坝渗流安全评价为C级。3、溢洪道为开敞式,挑流消能,进口段、控制端、泄槽段为砂岩边坡、底板,基岩较完整,呈弱风化,挑流利用天然基岩消能,基岩叫完整,溢洪道结构安全性评价为B级。4、启闭机、闸门老化锈蚀严重,操作困难,放水涵洞磨损,冲刷严重,局部有裂缝,竖井砼老化,输水建筑物结构安全性评价为B级。5、无上坝公路,无观测设施,无通汛设施未通电,和全库结构安全性评价为C级。**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养殖的小(2)水库。自1982年蓄水运行后,不断发现各建筑物存在一些质量问题,致使水库工程处于带病运行状态,使水库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除险加固是必要的。另外,水库在灌溉、防洪、水产养殖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和效益,从水库社会经济角度考虑,除险加固也是必要的。,采用粘土斜墙防渗结合坝顶加宽对上游坡进行培厚,大坝加固处理在现状布置基础上进行,,,加固后坝顶宽6m,坝顶长110m,在大坝上游坝坡增设粘土斜墙防渗提,迎水坡面放缓至1:,采用C20砼预制块护坡。下游坝坡进行整坡采用草皮护坡。,但路况差,路面凹凸不平。现维修硬化上坝防汛公路,-4m,并在公路两侧设排水沟。2金属结构加固**水库金属结构主要为灌溉输水隧洞进水口闸门,拦污栅及启闭设备。金属结构加固设计:更换竖井工作闸门、安装20t启闭机,重建启闭机房。-1 水库工程特性表序号及名称单位加固前加固后备注一、水文1、、多年平均年降雨量mm16003、设计洪水标准及流量P(%)5m3/、校核洪水标准及流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