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学习刑法的心得体会学习刑法的心得体会经过对刑法分则近两个月的学习, 我了解到、体会到更多刑法的乐趣, 揣摩到更多属于刑法的真谛。上学期通过学习刑法总则, 开始接触到什么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知道那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设置的对抗犯罪分子的法律, 分清了违法与犯罪的根本性区别等。犯罪是指违反刑事法律并且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对犯罪的定义体现了罪刑法定的思想,犯什么法、量什么刑,都要依据法律刑法的规定。刑事责任,基于我的简单理解就是犯罪人应负担的法律责任, 负责任就有承担惩罚的义务。刑罚是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某种利益的强制性制裁方法。我是这样理解的:犯罪是特定的行为是对社会的一种严重的侵害;刑罚是制裁的方法是国家对犯罪分子的严厉惩罚。刑罚也是恶, 直观的看是以恶制恶。所以制恶是不得已的, 是为了等的权益不受侵害, 所以我们强调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因为刑罚是以恶制恶, 于是我们又强调刑罚人道主义,刑罚个别化等等。读着这一步步从中间向四面八方延伸的法言法语, 当时即对刑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这学期的刑法分则学习,让我更清楚的意识到,刑法真正的魅力所在并非那些真实的却曲折离奇的案件, 也不是电视剧上那虚构的狗血剧情, 而在于刑法在各大部门法之中, 唯一一个与犯罪有关, 且关系无比密切的法律。同时, 犯罪, 作为一个与暴露人性丑恶有关的行为动词, 集心理、伦理、医学以及科技等于一身。更准确的界定如下, 我国刑法第 13 条规定: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 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 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 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 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一犯罪概念是对各种犯罪现象的理论概括,它不仅揭示了犯罪的法律特征, 而且阐明了犯罪的社会政治内容, 从而为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提供了原则标准。刑法学总论是对犯罪、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