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病毒性心肌炎.doc

格式:doc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病毒性心肌炎.doc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6/3/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病毒性心肌炎.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 VMC) 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之一,属于继发性心肌病的范畴中感染性心肌病亚类。该病以心肌细胞的非缺血性炎性改变为主要的病理特征,可能慢性演变成扩张型心肌病。一、流行病学 1. 发病率病毒性心肌炎是 1952 年在非洲一初生婴儿中首次发现并由荷兰学者报道的, ***中的病毒性心肌炎则于 1957 年在北爱尔兰首次报道。亚洲首次有关的正式报道发表于 1974 年。由于它的临床表现特异性不强, 确诊相当困难, 所以国内外有关其流行病学资料及研究论文较少。据国外数百种期刊杂志统计,历年有关病毒性心肌炎的文献最多时也仅占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文献的 35 %左右,国内的统计数字更低,还不到 15 %。总发病率目前尚无详细报道,但大多数人公认病毒感染者中约 5 %的人可累及心脏,尤其是在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及脊髓灰质炎病毒流行时, 部分地区该数字可达 10 %以上, 甚至更高; 平时该病可以散发, 发病与气候变化、生活条件、抵抗力下降、过度劳累、妊娠手术等事件有一定关系, 所报道的发病率从 3 %~ 55 %不等。各地区的尸检报告显示:心脏病理检查有心肌炎改变的人数远较临床诊断的人数多得多。尚无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对发病率做出正式报道。病毒性心肌炎在我国原不常见,据少数大型综合性医院 20 世纪 50一 60 年代的统计,诊断该病的人数仅占内科住院病人的 0. 66%, 居第 9位;但 70 年代数量就跃居第 5位, 约占内科住院病人总人数的 6. 69%, 而且现在仍有继续上升的趋势, 这可能与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增加及诊断检测手段的进步有关。我国上海曾于 1981 年夏流感发病期对 183 例发热患者做了双份病毒血清抗体检测,阳性者 78 例,占 %;其中临床符合病毒性心肌炎诊断者 13 例,发病率约 %,占病毒感染者的 %。该地区中山医院 1978 ~ 1986 年的统计数字则显示出该数字已有变化。他们共检测了 1 426 例怀疑有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双份病毒血清抗体,阳性者 581 例,占 %, 与 1981 年相似;其中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者 393 例,发病率已升高至 %。综上所述,病毒性心肌炎正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威胁更多人的生命健康,这一动态已越来越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对其防治诊疗的力度也正日益增加。 2 .发病情况·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多与病毒感染的流行有关。在病毒感染的流行季, 如流感流行的冬季, 肠道病毒流行的夏、秋季等, 往往该病的发病率也会升高。若流行情况突然变化, 如某些气候、地理条件的反常或自然灾害的发生可使流感的流行出现在夏季, 肠道病毒感染的流行出现在秋末冬初等, 这样也会使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高峰有相应的变化。经上海中山医院多年的流行病学监测显示: 该地区柯萨奇病毒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每年以第三季度较多,但 1981 年夏也曾因柯萨奇病毒的一度流行使发病率在夏季增加;而单纯疱疹病毒及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 其发病情况则无明显的季节性。此外, 在发展中国家,因经济条件差、居住拥挤、缺医少药、战事不断等因素,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可能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流行性, 多为散发。据统计, 发病率大大高于发达国家。这些也是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特点之—。至于好发人群有关资料显示的结果差异较大:大多数报告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年龄以***居多,且近来儿童和青少年发病的统计数字呈明显上升;发病者以男性略占优势。如 1965 年英国曾报道,在病毒感染流行期内以 10~ 50 岁的人患病率最高,约占总人数的 %;小于 15 岁及大于 50 岁者患病率较低,分别为 %和 %。日本 26 个医疗单位于 1984 年联合报道: 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的平均年龄为 30~ 39岁,男: 女= :1。经治疗完全恢复的约 43 %,有后遗症者占 40 %,复发者占 30 %,死亡数约为 13 %。不过,也有部分地区的报道与上述资料的结果相悖, 他们认为发病人群中以儿童和老年患者的数量较大。如日本曾有医院的统计显示:小于 10 岁和大于 60 岁者可形成病毒性心肌炎感染的两个患病高峰。我国这方面的资料为: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年龄在 13~ 76 岁之间,平均 3L6 岁,其中小于 40 岁者占 %,男:女=1. 34:1。二、病因病毒性心肌炎,顾名思义病因主要是由病毒感染或病毒感染性疾病导致心脏产生炎性表现。不过细菌、真菌、立克次体、原虫等感染也可导致类似病毒性心肌炎的表现。我们这里只讨论由病毒引起的心肌炎。该病的起病原因可分为直接致病原因和诱因两种。 1 .直接致病原因一般来说,凡能引起周身感染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