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正能扶正,邪宜压邪正能扶正,邪宜压邪——谈谈如何对付和利用组织内的害群之马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陈海春   在管理学中有许多著名的定律,用来解释管理活动中出现的某些现象,这些定律言简意赅。我们今天谈的是“酒与污水”定律。这个定律表达这样一个意思:将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而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在现实中的任何组织里,都有这样的人,似乎他们的存在不是为了把事情搞好,而是为了把事情搞砸。他们的传染性之大,破坏力之强,常常令人瞠目结舌。这种人就是我们常说的“害群之马”。一、害群之马的特征在中国历史典籍里,不乏有对组织内害群之马特征的描述。在一典籍里如此写道:“夫军国之弊,有五害焉:一曰,结党相连,毁谮贤良;二曰,侈其衣服,异其冠带;三曰,虚垮妖术,诡言神道;四曰,专察是非,私以动众;五曰,伺候得失,阴结敌人。此所谓奸伪悖德之人,可远而不可亲也。”将此话翻译为白话文,并结合现代的实际,我们发现:有五种人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他们是各级组织混乱的祸患之源。这五种人是:第一,结党营私,乱立山头,以派辨人、诋毁贤良的人;第二,起居奢华,荒淫无度,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的人;第三,言过其实,蛊惑人心,以讹传讹,混淆视听的人;第四,搬弄是非,贬人抬己,以权谋私,兴师动众的人;第五,利欲熏心,贪图便宜,以敌为友,暗中勾结的人。这五种虚伪奸诈、德行败坏的小人和恶人,对一般人而言,只能远离而不可亲近;而对领导者而言,躲是躲不掉,要有办法应对和利用。二、驭马之正术如何对付组织内的害群之马,是许多领导者想做好,但有苦于精力不足,经验不够的。其实,对付组织内部的小人和恶人,组织行为学和领导学中有许多办法,而且许多办法是拿得上台面的,属于正术一类。——循序渐进,给这些害群之马以必要的教育和处罚。奖惩是如何组织激励组织成员、维护组织秩序的必要手段。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莫有例外。荀子在《正论》篇中曾说:“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一个高明的领导者最基本的素质,就是对那些有可能危及组织的不端之人和不端之事,有着起码的敏感,在他们没有拖垮组织之前,就果断地采取行动,将麻烦扼杀在摇篮之中。管理学中有所谓“渐进式罚则”,这是纠正违纪违规行为的系统方式。基本步骤是:非正式的口头警告,正式的面对面批评教育,正式的书面警告,留用察看处罚,停职反省处罚,开除或解雇处罚。沿着这六条思路做,往往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让被教育和处罚的人无话可说,可以达到扰动较小的效果。——现身说法,让害群之马成为我们的反面教员。“文革”中有一种十分残忍的做法,就是让某些那个时代认为的“害群之马”在大庭广众之下,用自己的现身说法“教育”同志们。用我们下放农村时公社书记的话来说,叫“政治上搞臭,经济上搞垮。”时钟总是不断向回摆的,几十年过去了,有些当年放弃的做法又重新捡了回来。比如,现在许多单位都要进行反腐倡廉教育,有时还要播放电视片。让我党的现职干部看看那些丢人现眼的人的“表演”,可以受到教育,可以得到反思,可以引起震撼。君不见,那些当年风流倜傥的人,坐在主席台上侃侃而谈的人,如今身着囚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说自己如何被组织上看中和提携,从边缘走到了中心,如何放弃思想改造,从中心又滑到了边缘,几乎人人相似,千篇一律。每次看到这样的片子,我回家吃饭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