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消费贷款的现状与对策进入二十一世纪, 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也翻开了一个新篇章。商业银行纷纷从以公司业务为主, 转向公司业务与对私业务并重发展, 并提出“大零售”的发展战略, 这使得消费贷款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态势, 一举成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的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分宜县虽曾为我省工业调度县, 工业基础较好, 因均属中小型企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企业经营举步为艰,濒临破产, 银行大量贷款变成不良, 使得各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恶化, 亏损严重, 其生存环境和资产业务拓展空间越来越狭小。为生存, 各商业银行只好撤并机构, 减员增效。而要从根本上提高资产质量, 又必须做大、做优资产, 在面对公司业务发展空间极度缩小的情况下, 大力拓展消费信贷业务就成为各商业银行的生死存亡关键所在。截止 2004 年6月 30日, 分宜县消费贷款余额为 9119 万元, 2002 年比 2001 年增长 , 2003 年比 2002 年增长 , 2004 年上半年比去年全年增长 , 单纯从增长速度上看, 可以说是与事俱进, 但认真分析, 我县目前消费贷款存在许多不足,具体表现如下: 1 、授信总量较小,产品结构单一、风险隐患较大。分宜县消费贷款近几年发展较快, 但总量较小,从 2001 年到 2004 年上半年, 贷款余额分别为 2365 万元、 3179 万元、 5945 万元、 9119 万元, 分别占当时各项贷款余额的 、 、 、 ,比例偏低,与居民消费信贷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从贷款品种分析, 分宜县消费贷款主要集中在个人住房贷款和个人信用贷款上,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 4583 万元,占总消费贷款的 , 而消费贷款中风险最大的个人信用贷款余额为 3088 万元, 占总消费贷款的 , 而消费信贷中风险最小的存单质押贷款 200 1年至 200 4 年6月, 贷款余额分别为 635 万元, 484 万元、 525 万元、 356 万元, 呈逐年下年降趋势, 教育助学贷款仅为 9 万元。一旦信用出现危机, 那对发放行将是灭顶之灾。 2 、外部环境制约消费信贷的快速发展。分宜县外部环境主要表现在一是信用环境还未得到根本改善, 部份居民信用观念差, 如汽车消费贷款, 200 2 年仅一家商业银行的汽车贷款余额就达 850 多万元, 但因借款人还款意愿差, 使得该行不良贷款当时近 110 多万元, 不良率近 13, 各家银行为此引以为鉴,到 2004 年上半年,全县汽车消费贷款仅 784 万元;二是传统消费观念的制约, 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就是“无债一身轻”, 加上人情观念重, 宁愿从亲朋好友借款,也不向银行借款。三是中间环节多,收取费用高, 束缚消费贷款的发展, 如个人住房抵押贷款, 存在评估费、保险费、它项权证登记费、公正费、工本费等,特别是评估费为评估金额的 ,高额的费用让消费者望而却步, 同时评估机构缺乏公平、公正性, 其评估价根据消费者需求而定,低值高估现象时有发生,进一步加大的银行的风险。 3 、准入门槛设置较高,审批手续繁琐。各商业银行近年来为实现亲新增贷款“零风险”,纷纷严格的内控制度和操作规程,对贷款人的要求过于严谨,如个人信用贷款仅限定国家公务员,且贷款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