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文化遗产保护及开发利用的研究——以洪江古商城为案例2013级3班蒲梦瑶指导老师:毛燕兰摘要:洪江古商城是湘西南地区经济、文化、宗教中心,是我国古商道文化的代表,拥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和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本文通过对古商城商道文化遗产特色和分布及周边景区环境的分析,提出针对其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合理的开发利用的方针,对湖南文化遗产保护,传播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有着现实指导意义。关键词:古商城;商道文化;保护;开发利用一、引言洪江古商城坐落在沅水、巫水汇合处,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怀化市东南部。它起源于春秋,成形于盛唐,鼎盛于明清。洪江古商城是以集散桐油、木材、白腊、鸦片而闻名,是滇、黔、桂、湘、蜀五省地区的物资集散地,号称“中国第一古商城”,以其久远的商业文化、保存完好的古建筑以及与江浙一带的古镇相比,毫不逊色的有没自然风光著称于世。2007年10月,由中科院士姚守拙、原省政协副主席游碧竹、湖南商学院教授郑宪春共同签名向湖南省委、湖南省政府呈送《关于洪江古商城损毁情况的调查报告》,受到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湖南省大批领导就洪江古商城的保护与开发具体研究召开会议。古商城的保护与开发,已经全面启动。“洪江古商城”的知名度近年来才得以提高,它的旅游开发起步较晚,如何在保护其文化遗产及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开发旅游事业?怎样在竞争激烈的旅游事业中,发挥自身的特点?笔者带着问题,对洪江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二、洪江古商城概况(一)洪江市古商城的布局洪江古商城是一座山城,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废墟,因为这座古城还至少保存了近30多万平方米,380栋完好无损的古建筑群和为数众多的古文化遗迹。与周庄、丽江、平遥等同类古城镇相比,作为以原生态风貌传承下来的中世纪专业商城,全国乃至全世界也屈指可数古商城的窨子屋多依山而建,以山为骨架,水为血脉,筑于高坡,或就于坎边,或坐落于深巷,或吊脚与岸边低洼处。古商城的街道一般平整稍直,长的称为街,沿山沟而建形成的街道称为冲,冲街之间因地势形成的走道称为巷。街巷密集交错,石阶遍布,狭窄弯曲,除正街外,长度最长500m,一般在200至300米,宽2米到4米,路面全用石板铺设,是典型古代商街建设模式。《清明上河图》的活版本:街市生活是古商贸城的活力所在。鼎盛时期,这里聚集了17家报馆、23家钱庄、34所学堂、48个半戏台、50余家青楼、60余家烟馆,酒家70多家,80余家客栈。光绪13年编撰的《洪江育婴小识》描绘了当时的繁荣:“当是之时,列肆如云,川楚之丹砂、白蜡,洪白之胶油,木材之坚美,乘流东下达洞庭,接长江而济吴越,连帆大舳衔尾而上,环货骈积,率以花布为大宗,南连桂林,西趋滇黔,利市三倍。局市者长子孙,百工技艺之流襁而辐辏,地窄人众,至壁山堙谷,连屋层楼,栉比而居,俨然西南一都会。”现在,近20万平方米明清、民国时期的街道、建筑仍完好地保存在古城之中,如一幅的《清明上河图》的活版本。(二)洪江古商城文化遗产特色古商城拥有悠久的历史,所以文化遗产比较丰富。门匾、楹联、石雕刻、题字都来源于清代康熙、道光、同治、光绪时期,还有民国时期的衙门;有风格迥异,图案精美,刻工精湛的太平缸20多个;散落在古商城各个地段的60多座宫、殿、祠、寺、庙、院、堂、庵。同时有17家报馆、23家钱庄、34所学堂、48个半戏台、50余家青楼、60余家烟馆,酒家70多家,80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