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防沙治沙工作先进事迹材料.doc.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防沙治沙工作先进事迹材料.doc.doc

上传人:gumumeiying 2016/3/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防沙治沙工作先进事迹材料.doc.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防沙治沙工作先进事迹材料防沙治沙工作先进事迹材料我国是世界上沙漠面积较大, 分布较广的国家之一。多少年来,人们一直把沙漠视为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大敌, 同时又把沙漠作为向自然索取的对象。人们在“人类征服自然”错误观念的胜利喜悦中沾沾自喜, 殊不知却在客观上走着边治理边破坏的恶性循环之路。过度的采伐、放牧使土地荒漠化、沙化日益加重,成为了我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而内蒙古更是深受其害。八百里的米粮川-河套平原分成大大小小的沙漠、沙丘不计其数,多年来不断吞噬着我们的良田,使多少良田在一夜之间变成了沙漠。沙漠在不断与人类争夺着土地, 沙漠治理已成为当今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瓶颈。随着国家治沙力度的加大,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 土地荒漠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在内蒙古杭锦后旗头道桥镇新建三社有一个 400 多亩的沙窝, 里面住着一户人家, 在十几年的艰辛努力下, 这户人家硬是将这 400 多亩的沙窝变成了树的海洋、草的摇篮, 同时也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里已经成为现有各类树木 2 万多株、年产草 30 吨的农业型沙产业基地。这户人家的家庭主妇李淑珍同志就是改造沙漠, 变沙漠为宝库的主要决策者和实施者。一位农村妇女何以有这样的决心和恒心呢?这还得从她的家庭情况和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起。李淑珍是一位小学毕业生,由于家穷无法上学, 18 岁即 1973 年嫁入新建村三社, 生了三男一女, 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 家庭压力越来越重, 80 年代后期, 他的孩子逐渐开始由小学升初中、高中, 而在他的心里, 农村娃只有考学校才是唯一的出路, 因此她对孩子们说只要你们有信心念书, 我就是再苦再累也保证你们上学的学费。 86 年迫于压力,丈夫到乌海市打工,家中的 30 多亩承包田全部落在了她一个人的肩上。孩子们都在念书,只有农忙季节才能帮一点忙, 其余时间都是她一个人在地里干活, 可想而知她的担子有多重。 87 年丈夫在乌海市开了一间无线电修理与组装门市部,效益十分可观。 88 年丈夫动员她,准备举家迁往乌海市专门经营门市部。还在打主意的时候, 正巧来了买树的, 他家周围正好有十几棵大杨树, 她说把这几苗树买了再说哇,经过协商,每苗树以 230 元的价格卖出去了,收入了 3400 多元,晚上睡觉过程中,一个新的想法在她的脑海里诞生了, 十几苗树就可以卖 3000 多元钱,自家房周围这么大的空地,而且全靠沙畔, 如果全栽上树, 十几年以后能卖多少钱呀?第二天, 她把这个想法同丈夫说了,趁咱们现在还年轻,家中又有点积蓄,不如就在这里种地,房周围全部栽上树,我算了一下,大致能栽 1000 多苗,如果全部成活,十几年后,就是 20 多万元的收入,顶如一个银行在那里为咱们生财。几经协商, 丈夫同意了她的想法, 丈夫也从乌海撤回了摊子, 夫妻二人开始了植树的第二步。当年栽植的 1000 多苗树全部成活了,而且长势良好。 88 年冬天, 坚强好胜的她又有了新的想法, 自家周围 400 多亩的沙窝一直空着, 而且每到冬春季节, 黄沙飞扬, 严重威胁着她的良田和房屋, 于是在丈夫同意的情况下, 她同村里协商, 承包了这 413 亩沙窝, 准备全部植树, 承包期限签订了 25 年。从此,漫漫的沙窝植树开始了。 89 年他们在沙浅的地方雇用推土机推开了 60 亩沙滩地, 转圈栽上了树, 中间种植了葵花,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