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10下五  100上2即: 4 6 10每平方毫米导线安全载流量按5A计算。120 150185以每平方2A计算。225 35四三界 即:16 25每平方按4A计算35 50按3A计算。370 95两倍半。4穿管高温八九折即:穿管8折,高温9折,   即:。6 铜线升级算   即:铜线的安全载流量是按上一级铝线的安全载流量计算的如:6平方的铜线可按10平方的铝线计算。7三相四线线制中零线的截面积,通常选为相线的一半左右,在单相线路中,由于零线和相线所通过的负荷电流相同,因此零线截面积应与相线截面积相同。8对于电缆口诀中没有介绍,一般直埋地的高压电缆,大体上可直接采用上述口诀的有关倍数计算。已知用电设备总功率为50000W,如何计算总电缆线三相中的每相电流呢?有没有相关的公式呢?选择多大线径的合适?:Ijs=Pe*Kx/(**cos∮).单相电流计算:Ijs=Pe*Kx/(*cos∮).功率因数的是什么作为一个交流电路,其交流电源的容量是一定的,其大小是用视在功率S=IU来表示的。由于不同的交流电路其负载参数(R、L、C)是不同的,因此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也不同。于是,电路中的负载就不可能完全吸收电源的视在功率,其可利用的功率就是有功功率P仅是视在功率S的一部分,这就涉及到交流电源的利用率问题,功率因数就是反映这种利用率大小的物理量。在单相交流电路中,已知单相交流电路的功率因数COSφ的概念是有功功率P与视在功率S的比值,即:COSφ=P/S这对三相交流电路同样也是适用的,只是此时的COSφ是指三相交流电路的功率因数,P和S是指三相交流电路总的有功功率和总的视在功率。由此可见,功率因数越大,表示电路中用电设备的有功功率越大,也就是电源的利用率越高。功率因数------是电气的利用率,理论上越接近1越好,证明电能被完全有效的利用了(实际上是完全不可能的)。有功功率-----是电气设备做功时(把电能转化为其它能)产生的功率。无功功率-----是支持电气设备做功所需要的电能。说白了就是电机要转,让它转所用的电。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矢量合就是视在功率。视在功率和有功功率越接近,就证明电被有效利用的越多。电源线的计算计算公式: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2,一、、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0-19C);: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UAB/d{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F=qE{F:电场力(N),q: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