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儿童乘车安全现状以及危险情况 1 当前现状自 2009 年开始,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的汽车产销国。与此同时,我国每年有超过 万名 14 岁以下的儿童死于道路交通事故。每年中国有超过 万名 14 岁以下儿童死于道路交通事故, 儿童因交通事故的死亡率是欧洲的 倍,美国的 倍。近几年,儿童在乘车时遭遇的交通事故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家长错误认知导致的儿童车内不安全行为, 比如为了便于照顾, 很多家长都喜欢让年幼的儿童坐在前排, 但事实上这是非常危险的。由于儿童身体较弱, 发生交通事故时死亡率较高。 1999 年美国一项统计数据显示,由于安全气囊爆开致死的 150 人中绝大多数是儿童。如果汽车使用儿童专用的安全装置, 就可有效地将儿童受伤害的几率降低 70% 左右, 伤亡的比例从 % 减少至 % ,对于儿童来说, 12 岁以前,他们只能坐在后排,还要配合使用安全座椅, 再配合安全带, 才能确保安全其中, 儿童汽车安全座椅是最为关键的安全装备。危险情况一:乘车抱着孩子能起到保护作用。实验数据表明, 一个 10 公斤的儿童会在时速 55 公里的碰撞中瞬间将承受 300 公斤的撞击重量,家长根本不可能抱住孩子, 汽车座垫。而且在事故发生时,大人怀中的孩子很可能充当了" 缓冲垫" 的作用,或有可能在安全气囊全面开启状态下因无法呼吸而受到窒息伤害。①真实案例: 安徽天长的阿峰( 化名) 开车与母亲、岳母、妻子一起带着儿子到南京看病。结果, 在返回时发生了车祸, 一家 5口 4 人死亡, 唯一幸存的孩子妈妈也受重伤。事发时,妈妈怀抱婴儿坐在副驾上, 安全气囊已打开。谁曾想, 打开的气囊更容易对孩子造成伤害。而幼小的孩子则成了大人的“气囊”! 当时妈妈抱着 1 岁半的女孩坐副驾驶座, 孩子面朝着母亲, 安全气囊弹出后, 母亲的牙竟然从小孩前额打入了孩子脑内! 额骨粉碎性骨折,脑组织挫裂伤,就像子弹打的一样! 大人的一时疏忽酿成了惨剧的发生。二:给孩子系上安全带就能保证安全一般私家车内的安全带是专门为成人设计的,仅适用于身高 140cm , 体重 36KG 以上的未成年人,对于身高体形发展尚未健全的儿童来说, 若只使用车上安全带, 当碰撞发生时, 安全带有可能对儿童造成肋骨骨折、窒息甚至颈骨折断的危险。②真实案例: 住在杭州城西的张女士每天要开车送 5 岁的儿子去幼儿园, 好动的儿子喜欢坐在视野开阔的副驾驶座上, 张女士也愿意让他坐在前面, 这样可以边开车边照顾着孩子。不过, 细心的张女士也知道副驾驶座的危险,所以张女士总是先给儿子系好安全带。可一个月前的一次小事故,让张女士改变了对成人安全带的看法。那天早上 8 时许, 灵巧的儿子抢先坐上了副驾驶座, 张女士照常帮儿子系好安全带, 由于孩子个子小, 安全带的上端正好斜过孩子的脸部。车子驶上了宽敞的天目山路,由于有点雾,张女士不敢开快,突然, 前方有个黑影闪过, 张女士一个猛刹, 儿子的脸被安全带重重地勒了一把, 很快就出现了一道深深的血印。后去医院检查发现肋骨骨折。根据各项研究表明, 目前, 儿童乘车安全有效的保护方式是儿童安全座椅,一种专为不同体重(或年龄段)的儿童设计,安装在汽车内, 能有效提高儿童乘车安全的座椅。欧洲强制性执行标准 ECE R44/0 3 的定义是: 能够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