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填空1、《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2、《三国演义》中的“三绝”分别是“智绝”诸葛亮、“奸绝”曹操、“义绝”关羽。3、《水浒传》的版本有两个系统:为简本和繁本。4、《水浒传》中形象鲜明的三个人物:李逵、鲁智深、林冲5、明代中期的诗文,以复古为主潮。6、明初杂剧创作流派为宫廷派。7、明中后期著名的杂剧作家为徐渭,代表作《四声猿》。8、徐渭《四声猿》语出郦道元《水经注》,包括:《狂鼓史渔阳三弄》(四声猿之冠)、《玉蝉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和《女状元辞凰得凤》四本短戏。9、徐渭的《曲律》是明代重要的曲论理论成果,是关于中国戏曲创作规律的比较系统的总结。10、明代中期三大传奇:李开先《宝剑记》、梁辰鱼《浣纱记》、无名氏《鸣凤记》。11、汤显祖临川四梦:《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12、《金瓶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13、康熙诗坛上的南朱北王指的是朱彝和王士禛。14、清初诗坛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15、明初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16、清初古文三大家(清初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琬17、乾隆三大家(“江右三大家”):袁枚、赵翼、蒋士铨18、明代开国文臣:宋濂、刘基19、四大声腔: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昆山腔20、清初三大儒: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21、精华三绝:纳兰性德、曹贞吉、顾贞观22、骈文八家:袁枚、邵齐焘、刘星炜、孙星衍、洪亮吉、吴锡麒、曾燠、孔广森23、南洪北孔:清代初年,剧坛出现了洪升和孔尚任两位著名的剧作家。24、姚门四大弟子:管同、梅曾亮、方东树、姚莹25、近代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之目睹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26、清戏剧李玉的代表作:“一人永占”:《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27、梁辰鱼的《浣纱记》是第一部用改革后的昆山腔谱曲并演出的传奇话本。二、名词解释1、台阁体:出现于明朝永乐至成化年间,主要人物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博,官至大学士,同时期大多数高级官僚的创作都可以归属这一流派。其形式以诗歌为主,散文也可以包容在内。他们要求文起到“施政教、适性情”的功能,内容上多为应制、题赠、酬应而作。要“颂圣德,歌太平”,在表达一己的感情时,要“适性情之正”,抒写“爱亲忠君之念,咎己自悼之怀。”表现了洪武朝以后一段长时期里上层官僚的精神面貌和审美意趣,并作为典范而广泛地影响文坛。缺乏对自我内在感情的切入,也缺乏对社会生活的关怀,并且缺乏艺术创造的热情。2、八股文:八股文就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也称制艺、制义、时艺、时文、八比文。其体源于宋元的经义,而成于明成化以后至清光绪末年始废。文章就四书取题。开始先揭示题旨,称“破题”。接着承上文而加以阐发,叫“承题”。然后开始议论,称“起讲”。再后为“入手”,为起讲后的入手之处。以下再分“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四个段落,而每个段落,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称八股文。其所论内容,不许作者自由发挥。它是封建统治者束缚人民思想、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内容为四书五经,体裁特征是对偶性。代表作家:王鏊、唐顺之、归有光、陈子龙、汤显祖等。代表作归有光《有安社稷臣者》。3、前七子:代表着弘治、正德年间一股文学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