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农村学生见识少,能力差,这已经是不争的实事。那么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更是摆在我们老师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本课就试着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些方面来作一些探索。本课设计了一系列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剪、折、画、制作的活动中,自主探究,充分感知对称现象,建立起牢固的对称图形的表象,促进概念的形成和思维的发展。教学目标:1、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会判断哪些图形是对称的。2、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3、通过剪对称,找对称,赏对称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会欣赏数学美,体验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难点:对称现象的感知和理解。教学内容: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对称和旋转教学时间:25分钟教学过程:一、   说一说①猜一猜遮住的物品是什么?蜻蜓 树叶蝴蝶京剧脸谱  小鱼 梳子 手电 电扇玩具手枪老师把蜻蜓、树叶、蝴蝶、京剧脸谱、小鱼贴黑板的一边,梳子、 手电、电扇、玩具手枪贴黑板的另一边。(两类图形分类摆放,体现分类思想。)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同学一下子能猜对呢?(猜对的同学猜的物品左右两边一样。)是这样吗?你们的桌上有这些物品,你有什么办法证明它们左右一样?学生验证:折一折、画一画。学生进行汇报。汇报结果:(这些图形的左右都是一样的;这些图形可以重合......)小结:把图形的左右两边对折,图形两边能够完全重合在一起,在数学王国里,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对称图形”。(板书课题:对称图形。)【设计意图:教师利用学生熟悉的蝴蝶、蜻蜓、树叶等物品,通过男女生竞赛活动,引发矛盾(为何有的同学猜对了),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探究,通过折、画等实际活动来解决问题。这样设计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又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生活中还有哪些对称现象呢?,对称的物体是很多很多的,教师用课件展示一些对称物体的图片供学生欣赏。如:蝙蝠、雷达、小鸟、飞机、人体、衣服、裤子、剪刀、小鱼、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