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议地理学科课程和教学改革教育论文实施新课程教学,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是教师共同面临的一个艰难过程。我认为,对当今的地理学科过程的教学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改革旧课程,走进新课程改革教育观念,必须首先改革课程,我国传统的旧课程,尽管过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已无法适应现在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旧课程过分关注知识本位、学科本位,却不关注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能力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无法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需要,所幸的是新的大纲已经出台,新的课程已在实践和推广过程之中。二、把握时代特征,改变教育观念面对21世纪,面对新的时代特征,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已在世界范围内掀起,我国提出了科教兴国、教育先行的战略决策,为此必须改革我国陈旧的教育体制。体制改革,观念先行,因此必须改变教育观念。要教会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如:我在讲授八年级上册有关水土流失的治理与保护时(如黄土高原),利用我所讲授的对象的自身特点(全部来自于农村)进行提问:你们见过水土流失吗?(夏天时山脚下的农田被泥沙淹埋)你身边的水土流失是怎样产生的?(山上的植被、树木被伐等)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 随着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学生对“水土流失”有了亲身的体会,更进一步体会到地理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了学生对地理课程学习的兴趣。一改以往教师在课堂上的因材施教,变学生的“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三、拓展地理课程,进行开放式教学地理课程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满足学生对知识多样性的需求。我在教学中,充分将课内教程与课外教程相结合,如: 在讲解“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时,我们学校正好背靠一座400多米的山峰,我把学生带到山脚下,只作了一些简单的安全交代:然后让他们爬山。当大家一起到达山顶时,同学们都很兴奋,于是我趁热打铁:请同学们回答山脚、山顶的景观有何差异?(我没有过多的讲述,只要求学生记住结论海拔每升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