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四川省某镇中学区域滑坡、崩塌、危岩地质灾害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19,151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四川省某镇中学区域滑坡、崩塌、危岩地质灾害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

上传人:rovend 2020/4/13 文件大小:18.7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四川省某镇中学区域滑坡、崩塌、危岩地质灾害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四川省阆中市xx镇中学区域滑坡、崩塌、危岩地质灾害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四川省xx勘察院二00六年六月四川省阆中市xx镇中学区域滑坡、崩塌、危岩地质灾害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报告编写:报告审核:报告审查:总工程师:院长:报告提交单位: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资质等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察甲级资质证号:国土资地灾勘资字第(2005223007)号报告提交时间:二00六年六月二十九日目录第一部分概述 1第一章前言 1一、地理位置及坐标 1二、项目的由来 1三、前人研究程度 1四、勘查的目的任务 2第二章环境地质条件 2第三章勘察工作布置及勘查工作量 5第二部分XX中学操场前端变形体 8第一章变形体的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 8第一节变形体的边界、规模与形态 8第二节变形体岩土体特征 8第三节变形体变形特征 8第四节变形体的形成因素及形成机制 8第二章xx中学操场前缘变形体稳定性评价 9第一节稳定性计算 9第二节滑坡稳定性评价 13第三节斜坡变形发展趋势预测 13第四节斜坡变形的防治措施建议 13第三部分教学楼至学校大门后部边坡变形体 13第一章变形体的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 13第一节变形体的边界、规模与形态 13第二节变形体岩土体特征 13第三节斜坡变形特征 14第四节斜坡变形的形成因素及形成机制 14第二章变形体稳定性评价 14第一节稳定性计算 14第二节滑坡稳定性评价 16第三节斜坡变形发展趋势预测 16第四节变形体的防治措施建议 16第四部分危岩 17第一章xx中学进校道路左侧危岩 17第一节危岩基本特征 17第二节危岩的稳定性评价 17第三节危岩的防治措施建议 19第二章xx镇中心小学教学楼后侧危岩 19第一节危岩基本特征 19第二节危岩的稳定性评价 20第三节危岩的防治措施建议 21第三章家具厂危岩边坡 21第一节危岩基本特征 21第二节危岩的稳定性评价 22第三节危岩的防治措施建议 23第五部分大寨堰塘渗漏 23第一章大寨堰塘渗漏基本特征 23第一节堰塘的规模与形态 23第二节堰塘岩土体特征 24第二章堰塘岸坡的稳定性及发展趋势预测 24第三章堰塘的防治措施及建议 24第六部分结论及建议 24附件附图附表第一部分概述第一章前言一、地理位置及坐标阆中市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嘉陵江中游,距省会成都210公里,。xx镇位于阆中市的东北部,距离市中心20公里,xx中学位于xx镇场镇的西侧800米处的恭思山斜坡腰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6°08′″,北纬31°39′45″。图1-1阆中市xx中学交通位置图二、项目的由来该滑坡曾于2003首次发生,为此当地的有关部门制定了防洪抗灾应急预案(二中(保)[2004]11号),成立了组织机构,并划分了职责,并有针对的预防措施。2004年9月3日再次发生滑坡地质灾害,学校立即启动了《xx中学安全事故处理预案》和《防洪抗灾应急处理预案》,并投入到抗灾自救中。“”地质灾害致使xx中学五处严重受灾。一为入校道路上方山体滑坡两处,滑坡带长30多米,跨塌的土石方堵塞了学校的唯一道路,影响师生的通行,影响教学、生活物资运入学校。二为学校食堂外侧因山体滑坡,造成长30米,,铁艺围墙被洪水冲走,排水管道遭严重破坏。三为教学楼东头山体滑坡,致使长60米,。四为学校操场东侧厕所因山体滑坡,造成墙体裂缝,成为危房。五危实验楼西侧山体大面积滑坡二处,泥浆和土石溢至实验楼一层窗台处,倒塌的树木从砸坏的窗口倒入室内,致使实验楼墙体局部变形。以上五处造成经济损失近100万元。加上各项的间接损失,至少经济损失500万元。该学校内的多处滑坡直接对xx中学的1300名师生的生命安全造成直接威胁。鉴于阆中市xx镇中学滑坡灾害所造成的危害较为严重,形成的社会影响较大,各级政府相当重视,市、县、镇政府多次邀请有关专家到现场调查、论证,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对此曾多次做出调查研究和勘察论证的批示。为防止地质灾害对xx中学的1300名师生和当地居民住户的人员财产的危害,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受阆中市的委托具体承担了该项目的勘查工作,为了对该区地质灾害达到彻底整治的目的,受阆中市的委托本次工作的勘查范围包括山顶堰塘至坡脚沟谷,区内包括xx镇中学、中心小学、阆中-xx公路及两侧居民住宅、店面和多户恭思村居民。三、前人研究程度本区的水文地质工作开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先后进行了石油普查、区域地质调查、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和其他相关工作。石油地质普查提供了区内的地层、构造资料;1∶20万区域水文地质和水文地质普查工作,基本查明了区内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条件。1999年由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总公司南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进行了“四川省南充市1:50万区域环境地质调查”,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