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小学教师业务学好教师的品质人们心目中喜欢怎样的教师的想法之后,归纳出的“好教师”的12 种品质: 1. 友善的态度——他的课堂犹如一个大家庭,我再也不怕上学了。 2. 尊重课堂上每一个人——他绝不会把你在他人面前像猴子般戏弄. 3. 耐性——他绝不会放弃要求,直至你会做为止。 4. 兴趣广泛——他带我们到课堂以外, 并帮助我们去把所学习的知识用于生活。 5. 良好的仪表——他的语调和笑容令我感到舒畅。 6. 公正——他会给予你应该得到的,没有丝毫偏差。 2 小学教师业务学好教师的品质 7. 幽默感——他每天会带来少许的欢乐,使课堂不致于单调。 8. 良好的品行——我相信他与别人一样也会发脾气,不过我从未见过。 9. 对个人的关注——他会帮助我去认识自己,我的进步依赖于他,使我得到松弛。伸缩性——当他发觉自己有错, 他会说出来, 并会尝试其他方法。 11. 宽容——他假装不知我的愚蠢,将来也是这样。 12. 颇有方法——忽然间,我能顺利念完我的课本,我竟然没有察觉这是因为他的指导。在新课程中, 教师的主要职能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作为促进者, 其角色行为表现为: 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 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 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能力;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过失和错误。 3 教师业务学(魅力课堂) 如何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课堂?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课堂呢?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我们知道,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 也是杂乱无章的, 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创造高效的课堂, 充分用好这四十五分钟的每一秒, 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们不能因为自己预设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 对于课堂即时生成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新《标准》) 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 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读《标准》, 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照执行。根据因材施教原则, 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 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 80% 以上的学生掌握 80% 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 而对于那些后进生, 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此外还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而不在面面俱到, 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 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 重点加以突破; 合理地讲练, 每节课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信息反馈与调整, 确保每节课中目标的达成度。 4 教师业务学(魅力课堂) 师生角色的分配要科学。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 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 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 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 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 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我们老师的教学方法要有根本的改变。我们要让学生先学, 让学生按照老师揭示的教学目标, 在导学提纲的指导下进行看书、自学。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进行下一步的“教”。在这个“教”的过程中, 教者要做的事情就是“授之以渔”。让学生在自学中自己发现问题, 并且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教者要针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引导, 引导学生参与合作探究。让老师的“教”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完全融入到一起。 5 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生长点是“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是“探究性学习”。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 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 还必须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传统中走出来,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应该引导教师逐步实现下列转变: 1 、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我们应该允许在某些知识领域有不懂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