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工程材料-名词解释.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工程材料-名词解释.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3/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工程材料-名词解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名词解释⒈调质: 对钢材作淬火+ 高温回火处理,称为调质处理。⒉碳素钢: 含碳量≤ % 的铁碳合金。⒊ SPCD: 表示冲压用冷轧碳素钢薄板及钢带, 相当于中国 08Al ( 13237 ) 优质碳素结构钢淬透性:钢在淬火时获得的淬硬层深度称为钢的淬透性,其高低用规定条件下的淬硬层深度来表示淬硬性:指钢淬火后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即硬化能力相:金属或合金中,凡成分相同、结构相同,并与其它部分有晶只界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称为相组织:显微组织实质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各相晶粒的形态、数量、大小和分布的组合。组织应力:由于工件内外温差而引起的奥氏体( γ或A )向马氏体( M )转变时间不一致而产生的应力热应力:由于工件内外温差而引起的胀缩不均匀而产生的应力过热:由于加热温度过高而使奥氏体晶粒长大的现象过烧:由于加热温度过高而使奥氏体晶粒局部熔化或氧化的现象回火脆性:在某些温度范围内回火时,会出现冲击韧性下降的现象,称为回火脆性回火稳定性:又叫耐回火性,即淬火钢在回炎过程中抵抗硬度下降的能力。马氏体:碳在α-Fe 中的过饱和固溶体称为马氏体。回火马氏体: 在回火时, 从马氏体中析出的ε- 碳化物以细片状分布在马氏体基础上的组织称为回火马氏体。本质晶粒度:钢在加热时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倾向称为本质晶粒度实际晶粒度:在给定温度下奥氏体的晶粒度称为实际晶粒度,它直接影响钢的性能。化学热处理:将工件置于待定介质中加热保温,使介质中活性原子渗入工件表层,从而改变工件表层化学成分与组织,进而改变其性能的热处理工艺。表面淬火:: 指在不改变钢的化学成分及心部组织的情况下, 利用快速加热将表面奥氏休化后进行淬火以强化零件表面的热处理方法。 1. 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 1. 正火—将钢件加热到 Ac3 或 Accm 以上 30-50 ℃, 保温适当时间后在静止的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正火。 2. 奥氏体—碳固溶于γ-Fe 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奥氏体,用γ或A 表示。 3. 热加工—高于再结晶温度的塑性变形。 4. 调质处理—将淬火加高温回火相结合的热处理称为调质处理。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分布于溶剂的晶格间隙中所形成的固溶体。再结晶:金属发生重新形核和长大而不改变其晶格类型的结晶过程。枝晶偏析:金属结晶后晶粒内部的成分不均匀现象。时效强化:固溶处理后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随时间变化而发生显著提高的现象。同素异构性:同一金属在不同温度下具有不同晶格类型的现象。临界冷却速度:钢淬火时获得完全马氏体的最低冷却速度。热硬性:指金属材料在高温下保持高硬度的能力。二次硬化:淬火钢在回火时硬度提高的现象。共晶转变:指具有一定成分的液态合金, 在一定温度下, 同时结晶出两种不同的固相的转变。比重偏析:因初晶相与剩余液相比重不同而造成的成分偏析。置换固溶体:溶质原子溶入溶质晶格并占据溶质晶格位置所形成的固溶体。变质处理:在金属浇注前添加变质剂来改变晶粒的形状或大小的处理方法。晶体的各向异性:晶体在不同方向具有不同性能的现象。固溶强化:因溶质原子溶入而使固溶体的强度和硬度升高的现象。形变强化:随着塑性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提高,而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残余奥氏体:指淬火后尚未转变,被迫保留下来的奥氏体。调质处理:指淬火及高温回火的热处理工艺。过冷奥氏体:将钢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