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155 工作面瓦斯防灾专项设计为消除或缓解煤与瓦斯突出危险, 减轻工作面的通风和安全压力, 并认真贯彻国家瓦斯治理方针,“以风定产,先抽后采(掘), 监测监控”政策的落实, 为此, 我矿针对 1155 工作面全区域进行防突专项设计。一、工作面概况 1155 工作面位于矿井南端, 区域水平为—+73-+85 , 工作面由运道、切眼、风巷组成, 运道布置在+73-+75 水平, 起点位于+70 水平 2# 石门末端, 开掘至南端止, 矿井边界, 工作量约 200 米, 运道下段无布置, 风巷布置在+85 米水平, 由此向南推进到井田边界, 工程量约 185 米, 上端为忆开采完的采空区。距采空区 2-5 米不等, 基本处于瓦斯排放解放区域内, 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率较小, 切眼在运道、风巷到位后即与贯通, 其长度在 20-3 5 米, 1155 工作面区域内地质情况较为复杂,从已施工的情况看向背斜构造较为发育,给工程布置的施工将会带来一定的困难, 同时给防突工作也增加不少的难度。二、地质构造及煤层赋存情况该工作面处于地质构造复杂带, 工作面区域内有一牵引走向断层(底板运输巷已揭露) ,其落差小于 2 米,断层两盘的煤厚均小于 米, 该断层对安全生产不构成大的影响, 但在该工作面的区域范围内皱褶较为发育, 走向上存在 2 组以上的向背斜构造, 给工程布置和安全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由于断层、皱褶的作用,煤层倾角变化的波动范围也较大,一般在 25o -80 o不等(向背斜均为窄幅) ,煤层为 - 米,南北走向,大体前倾,煤层结构较为简单。三、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工作面采用走向短壁式采煤方法, 爆破落煤, 单体液压支柱支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防突设计: A 、区域防突设计: 区域防突特点具有操作安全性能高, 且不影响煤巷的正常作业, 采取底板预抽, 大大降低煤层中 CH4 所存含量, 消除或缓解煤层突出危险性。同时在本煤层中严格实施“四位一体”的综合防突措施,既可确保煤巷施工安全,区域防突以 1155 底板运输巷为基准巷,一般情况下, 1155 工作面煤层与顶底运输巷法线距离均保持在 10-15 米范围内, 且风巷多半布置在底板运输巷的东侧, 因此 1155 风巷上方无采空区切线以南底板运输相应位置, 每间隔 15 米布置一底板钻场( 东侧), 钻场规格高、宽、深分别为 :: 米。抽放管布置: 应紧随底板钻场的布置至钻场开门点, 并与地面抽放站联接完好,井下主抽放管直径Ф为 160mm, 支管直径Ф为 30-60mm 。钻孔( 抽放孔) 布置: 在钻场布置好后, 逐一在每一钻场布置好瓦斯抽放机(预抽) ,抽放孔应均匀布置,孔底间距一般控制在 2 米范围内, 孔径为 65mm , 每钻场布孔不少于 20个, 钻孔布置一般呈穿层布置,施工钻机为 ZY-650 。钻孔质量要求: 钻场内所有抽放孔必须穿透全煤层, 且过顶板不得小于 。封孔要求: 每一钻场在钻孔施工到位后, 应逐一封孔并联接对主抽放管, 封孔长度不得小于 3米, 封也材料为 AB 胶或非伴混凝土,严禁有漏风现象。抽放要求: 各钻场钻孔在封孔联接全部完毕后一小时, 即开启地面瓦斯抽放泵, 钻场瓦斯抽放时间不得小于 3 个月, 其抽放率不得小于本煤层钻孔控制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