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分苹果》教学反思驻香港部队秭归希望小学叶莉在学校开展的“课内比教学”活动中,我执教一年级《分苹果》一课,本课是有关10的加减法的比较重要的环节,教学后,我有一点自己的反思。1、在课前我就有这样的困惑,如何让入学仅仅一个月时间的学生从自己学前数学生活走进小学的数学世界,让学生产生计算的必要性,感觉很有难度。这里面我有两点想法:其一,学生可以借助数数的方法去解决10以内的加减。不一定要用列算式的方法解决。其二,学生已有的学前经验是已经会计算10的加减法,但是凭自己的一些调查,很多孩子的学前教育是失败的,对于加减法就是机械的模仿,学生并没有经历建模的过程。让学生从具体的操作中抽象出算式的符号模型是难点。本节课自己虽然努力想实现突破这一难点,对于让学生分苹果的过程做的比较充分,但是让学生从分苹果的过程中抽象出算式感觉还没做到位,如何做,是我最困惑的一个问题。2、在分苹果前我安排了一个数苹果的环节,这里面让学生数苹果目的有三:其一,建立10这个数的概念,让学生再次经历数的过程并从具体的操作中建立10这个数的模型,达到数形结合。其二,通过数让学生熟悉学具,保证后面分的时候对学具不那么陌生。其三,让学生数数学具是否有10个苹果,因为准备学具的过程可能会有误差。使课堂上所有的资源都可以利用,为我们的教学内容服务。3、本节课我把让学生经历分苹果的过程,并能记录作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写出几种都可以,我借助知识迁移,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分,去记录,学生记录的方法比较多,但是从上课的情况来看,学生的思维还是受到了以前知识的束缚,没能很好的展开自己的个性化思维。4、生动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些情境,让学生在玩中轻松学习。例如:儿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可以帮助学生轻松的记忆10的组成,为学习增加了乐趣,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总之,我在课堂中,注重知识的感受过程,但还有很多有待完善加强的地方:如学生的小组小组能力、倾听能力、动手能力还需要不断培养;教师的评价语言不够丰富,对小组合作的组织和任务交待应明确、具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