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外出学习培训心得体会以往,无论我们的体育教学怎么改革,教师只要一拿到教材,首先看的是教材的技术难度?想的是自己怎样教这些技术给学生?是否想过我们的中小学生个个都能掌握好那么多的运动技术?学生学习了那么多的运动技术,对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工作有多大的作用?等等。总之,时至今日技术教学的观念仍然在一些体育教师心目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似乎从来没有考虑过技术教学的目的和作用究竟是什么?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教,学生被动地学,“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顺而心违”,片面强调知识的灌输,“学”和“乐”的因素被忽视。教学内容在低水平上反复重复,学生毫无个性可言。同时,只重视课本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忽视学生能力的提高和思想的培养,忽视学生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我们提倡学生有所发展,但教学中,又过分强调统一性,而忽略灵活性。把本来应该让学生分析、总结、归纳解决的问题,由教师包揽,致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成为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发挥的严重桎梏,致使对学习失去信心,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所以在教学中要打破陈规,改变旧的教学模式。1、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师时刻都在研究的,都想努力做好的。今天我们一同来关注这一问题。这里的课堂教学是指在班级授课制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下,在课堂内进行的教学。什么叫教学?不少教师回答是“教学就是教书”。按照现代教育理论的观点提出:第一,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既包括教师的教,又包括学生的学,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一种活动。因此研究教学不但要研究教而且要研究学。甚至要先研究学,然后再研究教。教是为了学。第二,教学不只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为了克服课堂教学的弊病,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应做好课前准备、包括备课、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等工作。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有所进步的话,,手段的动力。对改进课堂教育的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 2、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把更多的教学活动让位于学生“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题。它的核心是抓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能够主动地探索和发现知识、解决存在的问题,并以此拓展学生的知识空间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欲望,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新课程强调,教学是老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应改变的教学行为,把要设计更多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位于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内在动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激情。3、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将来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研究性学习进入学科课程的课堂教学,要打破的是光注重传承和“接受式学习”一统天下的局面,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在学习生活及社会生活中的实践与体验,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研究性学习中,应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着眼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立足于为学生将来的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