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生物必修 3 必背知识点一、细胞与稳态 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1) 毛细淋巴管具有盲端,毛细血管没有盲端,这是区别毛细淋巴管和毛细血管的方法。(2) 淋巴来源于组织液, 返回血浆。图示中组织液单向转化为淋巴, 淋巴单向转化为血浆, 这是判断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的突破口。 3、内环境中存在和不存在的物质(1) 存在的物质主要有: ①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维生素等。②代谢废物: CO 2 、尿素等。③调节物质: 激素、抗体、递质、淋巴因子、组织胺等。④其他物质:纤维蛋白原等。(2) 不存在的物质主要有: ①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 血红蛋白及与细胞呼吸、复制、转录、翻译有关的酶等。②存在于消化道中的食物及分泌到消化道中的消化酶。 4、在内环境中发生和不发生的生理过程(1) 发生的生理过程①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 pH 的稳态。②兴奋传导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③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地结合。④激素调节过程, 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2) 不发生的生理过程( 举例) ①细胞呼吸的各阶段反应。②细胞内蛋白质、递质和激素等物质的合成。③消化道等外部环境所发生的淀粉、脂质和蛋白质的消化水解过程。技法提炼内环境成分的判断方法一看是否属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成分( 如血浆蛋白、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脂质、 O 2、 CO 2 、激素、代谢废物等) 。若是,则一定属于内环境的成分。二看是否属于细胞内液及细胞膜的成分( 如血红蛋白、呼吸氧化酶、解旋酶、 DNA 聚合酶、 RNA 聚合酶、载体蛋白等) 。若是,则一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三看是否属于外界环境液体的成分( 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体腔液等中的成分)。若是,则一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1) 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2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与 Na+ 、 Cl- 有关。溶液渗透压:溶液浓度越高,溶液渗透压越大。(2 )酸碱度:正常人血浆接近中性, PH为 - 。与 HCO3- 、 HPO42- 等离子有关。(3 )温度: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 37℃左右。易错警示与内环境有关的 2 个易错点: (1) 内环境概念的适用范围:内环境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动物( 原生动物) 以及植物没有所谓的内环境。(2) 血浆蛋白≠血红蛋白:血浆蛋白是血浆中蛋白质的总称,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而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 6、内环境的稳态(1) 稳态:正常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体液免疫调节,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2) 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3 )内环境稳态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7、组织水肿及其产生原因分析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 其引发原因如下: 二、神经调节 1、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3、反射发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反射弧完整和一定条件的刺激。①感受器, ②传入神经, ③神经中枢, ④传出神经, ⑤效应器, ⑥神经节( 细胞体聚集在一起构成)。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 传导形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2)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3) 局部电流: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存在电位差,形成了局部电流。(4) 传导方向:双向传导。下图所示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 3 易错警示与兴奋产生与传导有关的 3 点提示: (1) 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主要是 Na +内流的结果, Na +的内流需要膜载体( 离子通道) ,同时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故属于协助扩散;同理,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的产生过程中 K +的外流也属于协助扩散。(2)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或电信号的形式传导。(3) 离体和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差别: ①离体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②在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只能来自感受器。因此在生物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 3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 突触的结构(2) 突触间隙内的液体为组织液( 填内环境成分)。(3)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的原因: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解惑] 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是特化的细胞膜, 其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分别相同。易错警示有关神经传递中的知识总结(1) 突触和突触小体的区别①组成不同: 突触小体是上一个神经元轴突末端膨大部分, 其上的膜构成突触前膜, 是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