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学习东北抗联精神心得体会“女子本弱为母则刚”,这句话相信在我们所有人的妈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我的母亲,一个瘦弱的小女人为我的成长顶起了一片天。每一位母亲的世界其实都很小,但那里装的全是对孩子的慈爱。不论是照顾小时候的娃娃,还是孩子长大成人离开妈妈怀抱,母亲那颗牵挂的心永远没停过,一直到现在她又操心她的小孙子。八年前,我也成为了一位母亲。让我更深入骨髓地感受母爱的伟大。伟大的母爱是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坦然反映出来的;母爱是无私的,无私的母爱是因为母亲把自己的所有都奉献给了孩子;母爱是真挚的,真挚的母爱是在母亲的叮咛、唠叨呵牵挂中自然地流露出来。妈妈对于孩子的爱,孩子对于妈妈的依赖,一切都是那么的温暖深沉。但是!有这样的一位母亲,在八十多年前,她义无反顾献身抗联革命,流血牺牲。她无法陪伴孩子的成长,她无法把自己的爱寄托在对孩子无限的叮咛中,无法用涓涓细流般的慈爱滋润着孩子的成长,她无法看到自己的孩子长大成人。这位玉般纯洁的母亲她叫做赵一曼,一位抗联女英雄。她曾以纤纤弱质率众抗击入侵东北的日本侵略者,被捕后顽强不屈,直至英勇就义。作为天底下一位普通的母亲,赵一曼在生命的最后,她给儿子留下了一封家书。字里行间,那是如太阳一般母亲对孩子亘古不变的爱,那是生命中唯一的存在,历经了近一个世纪,这封家书的内容和精神仍然如同皎洁纯净的日光,不仅闪耀着母爱的伟大光芒,使我们的心灵无比震撼,更是闪耀着人类文明的璀璨光辉。同作为母亲的我,不是第一次读赵一曼写给儿子的家书,但每一次看,每一次读,忍不住地潸然泪下,痛彻心扉。在赵一曼纪念馆,亲力亲为筹建纪念馆的杨馆长,给我们叙述了赵一曼的生平故事,满怀深情地给我们念出当时一曼被捕后在押送途中给宁儿写的信,也是她的遗书。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母亲死后,我的孩子要代替母亲继续斗争,自己壮大成长,来安慰九泉之下的母亲!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1936年8月2日这是1936年8月2日,时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二团政委的赵一曼,在牺牲前一刻留下的话。那一天,赵一曼被押上开往刑场的火车,她虽感到死亡迫近,却丝毫没有表现出惊慌的神态。她向敌人要来纸和笔,写下了这封遗书。家书的字里行间,看到赵一曼对孩子是万般的不舍,让人心如刀割;但她更希望她的孩子能替其继续斗争,将来报效祖国。信中怀有母亲对儿子的期望,亦有着母亲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如此凛然赴死,誓为自由而战的精神,对于我们来说又是多么的震撼与揪心。赵一曼不仅深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她更是爱着中华大地的每一个孩童。母亲是一艘大船,本要载着娃儿一起驶向大海,去追寻生命的奥秘,去探索世界的神奇;母亲是一座高山,她蕴藏着万物,哺育娃娃成长,强壮孩子的身心。可是在1936年的那一天,这位母亲怀着对孩子深深的歉疚、期望,英勇就义。但如果没有这位母亲的壮烈牺牲,没有如像赵一曼一样,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赴后继奉献青春,甚至牺牲生命的仁人志士,又哪里有今天的幸福中国。读着赵一曼的家书,眼泪不由自主地夺眶而出,作为母亲的赵一曼是多么的让人怜惜,作为抗联英雄的赵一曼又是多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