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胫骨后肌腱鞘炎的诊断与治疗.doc

格式:doc   大小:6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胫骨后肌腱鞘炎的诊断与治疗.doc

上传人:sssmppp 2020/4/16 文件大小:6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胫骨后肌腱鞘炎的诊断与治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胫骨后肌腱鞘炎的诊断与治疗朱著亮(黑龙江省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158100)【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9-0428-01【摘要】目的讨论胫骨后肌腱鞘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治疗的目标是减轻腱鞘的炎症以及矫正踝关节或踝关节力线的任何潜在异常。初步治疗包括:矫正足内翻、扁平足或弓形足,或者治疗踝关节炎。【关键词】胫骨后肌腱鞘炎诊断治疗一、 概述胫骨后肌(踝关节内翻肌)腱鞘炎是肌腱在内踝部位的炎症。肌腱由腱鞘包裹,腱鞘提供润滑和减少肌腱在转弯时与骨的摩擦。患者主诉内踝疼痛。检查显示内踝正下方有局部压痛和肿胀,抗阻力内翻、跖屈时疼痛加剧、被动外翻踝关节时疼痛也加剧。踝内翻、扁平足、踝关节(距小腿关节)炎以及体重超重都是腱鞘炎的易感因素。在一些严重的内旋病例中,腱鞘炎可能同时伴有胫后神经嵌压(附管综合征)。二、 症状患者主诉踝关节内侧疼痛和肿胀,行走痛。患者在描述症状时,常常指着疼痛部位。“每当我行走时,我的踝内侧周围就有刺痛感。”“我的踝背面出现肿胀(指向踝的内侧)。”“紧的鞋摩擦我的踝关节里面有刺痛感……疼痛一定在里面,因为皮肤外观看起来是正常的。”三、 检查检查患者是否有腱鞘的炎症和肿胀,评估踝关节活动范围和踝关节力线情况。局部压痛和肿胀位于内踝后部和其正下方的月牙形区域。肿胀非常明显,以至于充满内踝下方空间。肌腱等长收缩抗阻力下主动活动,无一例外地加剧了疼痛。内翻疼痛程度通常比抵抗跖屈时的疼痛程度大。踝关节被动外翻,也可部分程度地加剧疼痛。在单纯病例中,踝关节活动范围检查正常。可能存在扁平足、弓形足以及踝内翻。四、 X线检查X线检查对诊断不是必须的。没有钙化现象。除非伴有关节炎,否则踝的影像正常。五、 特殊检查不需特殊检查。六、 诊断推测性诊断依据内踝疼痛史以及检查发现腱鞘压痛和等长收缩疼痛,通过局部麻醉阻滞可明确诊断。另外,还需要通过局部麻醉阻滞来鉴别腱鞘炎与由踝关节或附管疾病引起的疼痛。七、 治疗治疗的目标是减轻腱鞘的炎症以及矫正踝关节或踝关节力线的任何潜在异常。初步治疗包括:矫正足内翻、扁平足或弓形足,或者治疗踝关节炎。第一阶段进行局麻药注射,确认诊断结果,区分踝关节或踝韧带的损伤。评估和矫正足内翻(高帮鞋、弓形垫或内侧楔形垫)、扁平足(弓形垫)或跖痛症(软衬垫)。避免直接压迫或碰撞,以及避免不必要的站立和行走。减小步幅,减少肌腱的张力。冰敷减少疼痛和肿胀。使用粘贴式踝关节绷带。⑹使用全量非當体抗炎药4周。第二阶段(症状持续6〜8周的病例)进行甲泼尼龙局部注射,并结合足部支具固定(如小腿行走石膏管形或充气支具)。如果症状改善不到50%,则重复注射甲泼尼龙。如果首次注射没有进行足部固定,则在2次注射时,用支具对足部进行严格固定。第三阶段(8〜10周时进行恢复锻炼)在4个方向进行轻度的踝被动拉伸练习。当症状将近消退时,进行踝内、外翻等长收缩紧张性练习。请足踝外科医牛会诊,定制石膏矫形器。八、 理疗在使用支具固定后的恢复期间,理疗对于胫后腱鞘炎的康复至关重要。每天逐步开展踝的拉伸练习(重点强调进行背屈和外翻)。在踝关节热敷后,进行20组练习。应于足部支具固定后即刻或局部注射后4周左右进行这些练习。九、 注射麻药局部注射,用于确认诊断以及与距下关节炎相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