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秦汉画像石及画像砖、建筑等.doc

格式:doc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秦汉画像石及画像砖、建筑等.doc

上传人:tswng35 2016/3/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秦汉画像石及画像砖、建筑等.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页眉.. 页脚.. 秦汉画像石与画像砖、建筑等秦汉时期的画像石与画像砖遗存非常丰富,它是秦汉艺术,尤其是汉代艺术代表性的艺术品类,也是秦汉贵族崇尚厚葬、事死如事生时代风尚的产物。画像砖、石是雕刻、模印着各种画面,用于构筑墓室、石棺、享祠或石阁、石阙等的建筑用材。匠师以刀代笔,在坚硬的砖石面上,创作了众多精美的图像,因而作品兼具绘画,雕刻两种因素,此外,由于画像砖石是用于构筑墓室、石棺、享祠或石阁的建筑材料,还要兼顾建筑的形式特点,所以它也是秦汉艺术综合的显现。秦汉画像砖画像砖是秦汉时代的一种建筑装饰构件。秦代至西汉初期,画像砖多用于装饰宫殿府舍的阶基;西汉中期以后,画像砖主要用于装饰墓室壁面;东汉是画像砖艺术的鼎盛时期,用途最为广泛。秦代的画像砖用模印和刻划两种方法制成,形状分大型空心砖和实心的扁方砖两类。陕西临潼、凤翔等地出土的秦代模印画像砖,是在砖坯未干时,用预先刻成的阴印模捺印而成的,花纹凸起。 1957 年临潼出土的狩猎纹画像砖,印着骑马射猎图。传出风翔、今藏西北大学的秦代宴享纹画像砖,印着宴享宾客和苑圃景色等画面。临潼出土、今藏陕西省博物馆的一块侍卫、宴享、射猎纹画像空心砖,是迄今发现秦代模印画像空心砖的代表作。在临潼秦始皇陵附近,还发现一种模印几何纹的铺地方砖。此外,在咸阳秦宫遗址,曾出土刻画着龙凤图像及人面鸟身、珥蛇佩璧的水神(禺缰)画像空心砖,线刻流利生动,仿佛“骞翥若飞”。数量不多。西汉的画像砖发现的以模印的空心砖为主,题材较秦丰富,有执戈门吏、持戟武士、迎宾拜谒、骑士射猎、驯马、驯虎、扶桑、珠树、大雁、犬、方位神、玄鹤、门阙、铺首、几何纹花边等。以线条简洁有力、形象生动传神而著称。今藏陕西省博物馆的一块侍卫瑞璧纹模印画像空心砖,约属西汉初期物,砖面中央为铺首图案,左右两侧印着亭阑侍卫及绶带瑞璧,侍卫作双手捧盾状,状貌颇威武;上下边框部位,印着鱼龙嬉戏及菱格纹图案。 1965 年发掘咸阳杨家湾西汉初期墓的兵马俑坑,发现回字纹与菱格纹的模印铺地方砖。此外,咸阳、兴平还先后出土浮雕感甚强的青龙、白虎等四种画像砖。洛阳邙山南麓西汉中后期墓出土的模印画像空心砖,多数采用阳模,印成的画像多呈凹陷的阴线;少量使用阴模,画像线条鼓凸。东汉画像砖以河南、四川两省出土最多,其中四川的艺术水平最高。陕西、河南一带多为从西汉后期开始流行的空心砖,建筑墓室根据不同的大小约用二三十块至六七十块。因为较大(如两块合成一墓门) ,大都长方形,长约 1— 1· 5 米,宽约 20—50厘米,厚 13— 14厘米,所以上面的图形往往是多次模印各种花纹而成;四川一次模印而成,皆为实心的方砖( 40乘 40)或长方砖(46x 27厘米左右),画面一次模印而成,构图完整生动,可以成批生产,同一题材的砖可以根据不同墓主人的要求加以组合变化。河南一带以几何纹为主,再辅以龙、凤等动物纹样以及楼阙、车马、人物等等,画面巨大,将东汉贵族的阔绰生活表现得相当具体,构图技巧很高,比较有特色的题材如泗水取鼎、鼓舞、盘舞及表演履索、寻橦(音床,即缘竿,都卢寻橦,都卢,国名,其人体轻而善缘也)与杂技戏车等;四川画像砖在题材内容方面也称独树一帜,除少量汉代普遍使用的神话内容(如西王母,伏羲女娲、日月神、仙人戏鹿等)之外,绝大部分刻画现实生活, 其中既有表现墓主生前社会地位的门阙仪卫、车马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