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全国挑战杯优秀作品集.doc

格式:doc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全国挑战杯优秀作品集.doc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6/3/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全国挑战杯优秀作品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项目名称: 心理距离对行为表征的影响:评价内容效价的作用来源: 第十二届“挑战杯”作品小类: 教育大类: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简介: 建构水平理论认为,人们****惯于对近距离的行为做出具体而低水平的评价,而对远距离的行为做出抽象而高水平的评价。该领域的研究被“ Psychology Today ”评选为 2010 年心理学十大前沿研究之一。本成果通过两项研究分别在时间距离和社会距离维度上考察了评价内容的效价因素对行为评价的心理距离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心理距离的延伸,人们对正性行为倾向于抽象评价,但心理距离不影响对负性行为的评价水平。详细介绍: 公交车上,心理上亲近的好朋友踩了你,你觉得是车太挤了;而心理上疏远的陌生人踩了你,你觉得他太粗鲁了。可见,人们对不同心理距离对象的心理评价存在差异。建构水平理论认为,人们****惯于对近距离的行为做出具体而低水平的评价,而对远距离的行为做出抽象而高水平的评价。该领域的研究被“ Psychology Today ”评选为 2010 年国际心理学十大前沿研究之一。本成果通过两项研究四个实验在时间距离和社会距离维度上考察了行为评价内容的效价因素对行为评价的心理距离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心理距离的延伸,人们对正性行为倾向于抽象评价,但心理距离不影响对负性行为的评价水平。该成果首次在心理距离与行为评价的关系问题上引入评价内容的效价变量,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建构水平理论的理解, 且对于青年价值观教育和生涯规划咨询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构成该成果的两篇学术论文均发表于国内心理学一级学术期刊《应用心理学》。( 收起) 作品专业信息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本研究旨在揭示评价内容的效价对行为表征的心理距离效应的调节作用,以拓展和深化对行为表征与心理距离关系的理解。研究思路:根据建构水平理论,研究者预测,相对于心理近距离自我及他人,人们对远距离自我和他人的正性和负性行为均可能采用高水平建构。本研究以特质性和行动性行为描述句子为实验材料,通过两项研究四个实验分别考察了时间距离和社会距离对自我及他人正性与负性行为评价的影响。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本研究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创新性体现在以下两点: ,首次考察了评价内容的效价特性对行为表征的心理距离效应的调节作用,将国际上该领域的研究拓展到行为评价领域。 ,保证了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特别是对评价性句子收集、编辑和评定体现创造性。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价值与意义: ,拓展和深化对行为表征与心理距离关系的理解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 本研究的成果对于青年价值观教育和生涯规划咨询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作品摘要公交车上,好朋友踩了你,你觉得是车太挤;陌生人踩了你,你觉得他太粗鲁。可见, 人们对不同心理距离对象的心理评价存在差异。建构水平理论认为, 人们对心理上远距离的客体或事件的表征倾向于采用高水平建构, 而对心理上近距离的客体或事件的表征倾向于采用低水平建构。本研究以特质性和行动性行为描述句子为实验材料, 通过两项研究四个实验分别考察了时间距离和社会距离对自我及他人正性与负性行为评价的影响, 以揭示不同评价效价对行为表征水平的心理距离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 (1) 随着心理距离的延伸,被试对远距离自我和他人的正性行为更倾向于高水平的特质性表征,但在负性行为上未获得类似效应, 说明评价内容的效价对行为表征的心理距离效应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2) 相对于远期过去的自我行为,被试对近期过去的自我行为倾向于负性表征,说明个体对近期过去自我的满意度较低,并对未来自我提升具有高期待倾向; (3) 相对于远距离他人, 被试对近距离他人正性行为和负性行为的评价分数均较高, 说明人际熟悉度对他人行为的表征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作品讨论了该研究结论对于青年价值观教育和生涯规划咨询实践的指导意义。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1. 构成本作品的两篇论文均发表于国内一级心理学学术期刊: (1) 过去时间距离对自我行为表征的影响,应用心理学, 2010, 16(1): 20-26. (2) 社会距离对他人行为表征的影响: 评价内容效价的作用,应用心理学, 2010, 16(4): 291-300. ×× 省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 : (1) 教育部 2010 年度人文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行为评价的心理距离效应及其自动化加工机制(项目批准号: 10YJAXJX024) ”; (2) ×× 省 2010 年度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人际评价性信息的心理距离效应及其内隐机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