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临床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论文 1对象与方法 ,其中毕业生76名,在校生80名。 ,向其说明调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做到统一填写、统一收回,避免他人代填,采用无记名方式答卷。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6份,回收有效问卷15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2结果 16名学生(%)对目前的课程设置表示“非常满意”;23名学生(%)对课程设置“比较满意”;92名学生(%)对课程设置“一般满意”;25名学生(%)对课程设置“非常不满意”。大多数在校学生和毕业生认为目前的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一系列问题。 ,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都认为人文社科类课程和隐性课程对护理能力有影响,超过63%的被调查者认为人文社科类课程和隐性课程具有比较大或非常大的影响作用。 、安排及占护理专业课比例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的被调查者认为不需要增加护理实践时间,%的被调查者认为护理实践的时间较少,需要增加护理实践时间。%的被调查者建议尽早安排护理实践。对于护理实践占护理专业课的比例,%的被调查者建议为40%,%的被调查者建议为50%。 ,%的学生认为护理实践教学很重要,对于临床护理实践教学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护理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与职业素质,它对形成职业岗位能力、体现职业教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3讨论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学校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存在专业培养目标不够明确、与服务需求不相适应、现有课程体系不能充分体现专业特色等问题。从这些问题出发,以现代护理教育模式为基础,借鉴国外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的经验,我校的护理专业课程改革应注意转变理念,重新制订课程模式;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合理设置各课程模块比例,如增加人文课程的比例、增加护理专业知识、减少医学基础课程、调整实验课的比例、灵活安排课间见习、注重隐性课程设置等,从而构建科学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人文基础,努力学好护理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最终提高护理专业教学质量。 ,确立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临床护理专业培养目标,由岗位能力出发,依据“必需、够用”的原则设置课程。打破“三段式”教学模式,突破课程的学科体系,从市场需求、岗位要求和适应行业发展的角度选定课程,兼顾课程之间的联系性。课程设置以岗位或岗位群为主要依据,做到就业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结合;突出能力本位的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