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生态环境保护论文: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与能源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探讨.doc

格式:doc   大小:71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生态环境保护论文: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与能源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探讨.doc

上传人:ttteee8 2020/4/17 文件大小:7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生态环境保护论文: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与能源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探讨.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生态环境保护论文: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与能源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探讨内容摘要:内蒙古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耍原因之一就是能源经济的带动,但能源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成本和代价。本文对草原生态保护与能源经济发展之间的突出矛盾进行了深入剖析,针对在草原生态保护背景下金融支持内蒙古能源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提出了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等金融支持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与能源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关键词:草原生态能源经济金融支持一、问题的提出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经济逐年增长,,人均生产总值由118元增加到40225元,2002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GDP增速连续8年居于全国首位,%;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增速等多项指标稳居全国前3位。据《西部蓝皮书2009: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统计,内蒙古自治区综合竞争力已居西部前3位,并仍有上升势头。探究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背后的原因不难发现 能源对助推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从区内草原发展的角度来看,情况则不容乐观。历史上水草丰美的鄂尔多斯草原如今已经半荒漠化;现存最完整的天然草原锡林郭勒草原近年来退化、沙化和盐碱化而积已达到可利用草原面积的64%;享誉国内外的呼伦贝尔草原目前沙化土地面积也已达130万公顷。据了解,口前内蒙古尚需治理的荒漠化土地占全区总土地而积的60%,已治理的荒漠化土地仍需要巩固、完善、配套和提高,内蒙古草原生态的脆弱度已经十分严重。然而,区内大量的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草原区域下,近年来全区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和代价巨大,草原生态的超负荷承载与粗放的能源开采之间的矛盾日显突出。当前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在天然草原的唯一性和生态破坏的不可逆性的条件下如何部署全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道路。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区政府做出决定,将不再追求GDP增速,而把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发展口标,适时提出了“富民强区”战略。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金融支持内蒙古能源经济发展取向、避免“资源诅咒”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二、草原生态保护与能源经济发展是一对矛盾体(一)草原生态变化过程。内蒙古草原是欧亚大陆和中国温性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6大草原组成,自东向西依次是: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锡林郭勒草原、乌兰察布草原以及鄂尔多斯半荒漠草原和阿拉善的荒漠草原。全区草原大部分处于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区,生态条件严酷,在自然因素变化和人为经济活动影响下容易发生波动。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至今,内蒙古草原生态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第…阶段从建国初期至上世纪70年代末,是内蒙古草原生态恶化的积累期。这30年间对草原生态的影响主要来自为解决全国粮食紧张和迅速复兴全国经济而进行的大面积草原开垦以及牲畜头数的政策性增加。60年代时内蒙古草原退化面积大约占可利用面积的18%左右,至70年代后期,全区有三分之一的草原出现不同程度退化,约8000万亩草原沙化。第二阶段从80年代初至上世纪末,是内蒙古草原生态恶化的爆发和加速期。这期间草原退化明显加快,开始影响人们的牛产生活,特别是最后的5〜10年,草原牛态的恶化不仅严重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还影响了全国的生产和牛态安全。同时,这20年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年代,对草原生态的影响主要来自受市场经济利益驱动的大而积草原开垦和市场需求拉动的牲畜头数快速增长。80年代的内蒙古草原退化面积己经发展到可利用面积的39%,90年代中后期进一步扩大到50%左右,%的速度退化。其中,1999〜2001年连续三年的旱灾使草原生态状况更为悲观。第三阶段是近10年来,内蒙古草原生态的恶化与建设并进期。由于前期草原生态问题的集中爆发给内蒙古及周边地区造成了较恶劣影响,因此草原生态状况受到了全国乃至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相继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加大了投资治理力度,并取得了一左成效,但因前期积累的问题以及近年来自然灾害的影响,草原生态的恶化没有得到完全遏制,局部的改善还有待于巩固,保护与建设的任务仍十分艰巨。(二)能源资源丰富,但大多埋藏于草原地下。内蒙古煤炭、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优势突出。内蒙古大部分煤皿地质构造简单,厚度大、埋藏浅、煤层稳定,易于露天开采,且煤种质量优良,种类齐全。据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最新统计,截至目前,内蒙古已查明煤炭资源储量达到7323亿吨,居全国第一位。2009年,内蒙古煤炭产量已达到6・37亿吨(调度数),同比增长39・4%。据内蒙古新闻网2009年6月20日报道,目前自治区已探明石油天然气产地共46处,其中,石油产地23处,地质储量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