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贵州省情论文 原创.doc

格式:doc   大小:60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贵州省情论文 原创.doc

上传人:sssmppp 2020/4/18 文件大小:6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贵州省情论文 原创.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及现状贵州位于我的家乡四川东部,故多少对其有所了解,离开家乡來到这里读书。特别是在大学上了贵州省情课以后,对贵州的了解由模糊到慢慢清晰,对贵州的少数民族文化尤为喜爱,所以查阅诸多资料,,集聚了我国的56个民族,全省主要以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任佬族、水族、白族和回族为主。说到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也就不得不说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域,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而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这也说明贵州的地形复杂,山路崎岖,交通不便阻碍了发展,而少数民族就住在这些偏僻的山区。相较于以往的“大杂居,小聚居”來说,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贵州因潜藏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巨大了旅游资源而受到高度重视。这里的“汉族”有点特别,安顺屯堡文化,是明代从江南随军或经商到滇、黔的军士、商人及其家眷生活方式的遗存。随着岁月的变迁,安顺一带的屯堡人仍奇迹般地保存着600年前江南人的生活习俗,其民居、服饰、饮食、民间信仰、娱乐方式无不具有600年前的文化因子,这种屯堡文化为古代汉民族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走进苗族,如同打开了一幅生态与人居和谐相处、历史与现代完美交融的风光画卷。苗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它拥有独特民族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能歌善舞,在常年的发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姊妹节等。这些多姿多彩的民族节口,民族风情浓郁,文化内涵丰富,场面盛大,情景感人,让八方宾客留连往返。苗族服饰则是绣身上的历史,苗族男女都喜欢佩戴银饰,尤以青年妇女为最。现在仍是青年妇女的主要装饰品,而男子已普遍不用了。银饰品都是本民族男工匠打制。其用途主要有银冠、银衣、银项圈、银手镯、银耳环等儿类。银饰可又分成三大类型:第一类,以黔东南为代表,工艺水平很高,佩戴的数量也最多。一个妇女最高的佩戴量可达三四十两、五六十两以上,少数达二三百两。主要特点是喜爱穿戴银冠和银衣。银冠上焊接的各种配件,多达数十件至百余件,件件都是精工之作,其中最显著的牲是镶有二尺多高的宽大银角。银衣是因衣服上载的银饰很多而得名。第二类是松桃、铜仁地区,主要特点是在头巾上插上许多银花,肩上披银披肩,胸前闱腰上绽着许多大块银花,耳坠很纤巧。工艺水平也很高。银饰数量过去也多,现已逐渐简化了。第三类是贵阳以西地区,银饰数量较少,仅在头上发髻插少许银簪、银梳、银花。这三类地区也有共同特点,即都戴银质的耳环、项圈、手镯。布依族在贵州省有200多万人,占布依族人口的95%以上。主耍聚居在黔南和黔西南的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贵州的都匀、荔波、独山、平塘、镇宁等10个县。布依族的文化艺术绚丽多彩。传统舞蹈有《铜鼓舞》、《织布舞》、《狮子舞》、《糖包舞》等。传统乐器有呐、月琴、洞箫、木叶、笛子等。地戏、花灯剧是布依族人喜爱的剧种。大歌和小歌是流传于黔南的具有多声部结构的两种歌唱形式;盘歌则用唱歌来盘问对方,随机应变互相问答,天文地理山川草木皆可入歌。民间流传的口头文学有神话、传说、故事、寓言、谚语和诗歌等。由农家自己纺织的布依土布久负盛名,尤其是蜡染制作工艺,布依族姑娘从十二三岁起,便开始跟母亲学习蜡染技术。先把蜜蜡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