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周有感对亲情和生命的思考——读有感——20XX4825李晗拿到书单,一眼就看到了列在第一的,周老师散文的我,即刻被吸引了。一书记述了一个小女孩妞妞短暂的一生。在妞妞出生之后差三天满月的时候,就被发现患有恶性眼底肿瘤。而当时周和雨儿知道的唯一治疗方法就是切除眼球;因为父母不愿意孩子成为残疾人,一直不舍得让她做手术,当父母终于下定决心,要给妞妞作手术时,已经来不及了,他们不得不放弃这场生与死、生命与恶魔的较量。为了纪念女儿,周的第一部纪实文学,怀念他和女儿的这段仅仅维持了一年半的缘分。书中,最感动我的,无疑是作者对妞妞的感情,它充斥在文章每个细腻的描述,每句真切的话语,感人至深。妞妞刚出生时,还没发现她眼睛里长有肿瘤。作者第一次见到她时,就形容“她双眼微睁,细长的眼线很美,眼珠不停地左右转动。她明明是在看!不过,那目光是超然的,无所执着的。”随后,妞妞被接回了家,她的每一个小动作,每一个眼神,甚至最简单的咿呀学语,都在作者心中荡起涟漪,引起一系列的感悟,这是周老师写作的一贯风范。有学者评论“集哲学与文学于一身,融理性与感情为一体,是周老师作品的显著特色”。他的处女作重印10多万册,这是他作为哲学家的一面;感动无数人的,是他是人和人的一面,他得哲学论著闪着诗性的光华,他得文学随笔透着哲学的智慧。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因为这本书,妞妞活在了许多人的心中,得到了永恒,然而却有更多的人只是平淡地死去,不为人知。作者在文章最后这样说:“妞妞死了。毋需太久,我和雨儿也将死去,世上知道我们的悲痛故事的人都将先后死去。终有一天,妞妞的生与死,我们每一个人的生与死,都将在这个世界上不留一丝痕迹。”死亡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为了在最后的时刻少一点悔恨,少一点遗憾,我们能做的,就是珍惜活着的每一分钟,珍惜现有的生活。另外,作为一个大学生,当看到文章中提及妞妞所患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时,我心中一震,之前的看一些健康书籍中经常涉及到这种恶性肿瘤,它在眼部的发病率极高,但诊疗得当,治愈率也可以达到50%,在恶性肿瘤当中也是比较高的。但接着看下去,作者对医生言语的描述相当险恶,并且将病因归咎与各种臆想的因素,包括妻子的感冒,放射治疗,留美的医学博士等等。最后,作者放弃了治疗也让我深感遗憾。平心而论,周老师代表了当今社会许多人的思想观念,一旦遇到突发恶性疾病,尤其是肿瘤,癌症等,就闻风丧胆,把所有事情都往最坏的方面去想,很多时候,治疗的时机就在无数次的怨天尤人,无数次犹豫中丧失了,留下无限的悔恨和惆怅。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作为医生,应该做到,与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说明相关病情、诊疗手段的效果,并且注意患者及家属的情绪;作为患者和家属,也应该积极地面对,不能一味地抱怨,一味地拖延,以最好的状态来应对。总之,让我对亲情有了更深的体会,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的认识,也真心希望遇到天灾人祸的人可以鼓起勇气,面对一切。篇二:周经典语录 1、一个不曾用自己的脚在路上踩下脚印的人,不会找到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2、在这个没有上帝的世界上,谁敢说自己已经贯通一切歧路和绝境,因而不再困惑,也不再需要寻找了?我将永远困惑,也永远寻找。困惑是我的诚实,寻找是我的勇敢。 3、肖伯纳: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周: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创造;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4、我们最熟悉的事物,往往是我们最不了解的。 5、可以没有爱情,但如果没有对爱情的憧憬,哪里还有青春?可以没有理解,但如果没有对理解的理解的期待,哪里还有创造?可以没有所等的一切,但如果没有等待,哪里还有人生? 6、人生唯一有把握不会落空的等待是那必然到来的死亡。但是,人们都似乎忘了这一点而等着别的什么,甚至死到临头仍执迷不悟。我对这种情形感到悲哀又感到满意。 7、在神话时代,神替人解释一切,安排一切。神话衰落,哲学兴起,人要自己来解释和安排一切了,他几乎在踌躇满志的同时发现了自己力不从心。面对动物或动物般生活着的芸芸众生,觉醒的智慧感觉到一种神性的快乐。面对宇宙,它却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不得不承受由神性不足造成的痛苦。人失去了神, 自己却并不能成为一个神,或者用爱默生的话说,只是一个破败中的神。 8、西来者人一再强调,智慧不是知识,不是博学。在博学的人,他所拥有的也只是对于有限和暂时事物的知识,而智慧确是要把握无限和永恒。由于人本身的局限,这个目标永远不可能真正达到。 9、尽管人的智慧有其局限,爱智慧却并不因此就属于徒劳。智慧的果实似乎是否定性的:理论上——“我知道我一无所知”;实践上——“我需要我一无所需”。然而,达到了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