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公职考试知名品牌教师资格美术学科指导:宋代美术一、宋代人物画李公麟、梁楷张择端,字正道,东武( 今属山东) 人,徽宗时画院待诏。工界画,尤擅舟车、市桥,自成家数。故宫博物院藏所《清明上河图》是其传世名作。该画描绘北宋都城汴京清明时节汴河两岸的风光,以全景式的构图、严谨精细的笔法,展现了当时社会生活风貌。全卷总计画有人物 500 余,牲畜 50余,船只、车轿各 20 余,安排得有条不紊,各得其所,并富有戏剧性。该画自问世以来,屡有仿作,现存各类仿作( 伪本) 数十本,大多为明清人的作品。另外,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有署名" 张择端" 的小幅《西湖争标图》,系伪托之作。苏汉臣、李嵩二、宋代画院中公资深讲师认为,两宋是中国画院的极盛时代,在画院的组织形式上是最为完备的。在艺术教育上,无论学科与考试诸方面,都有健全的体制,它随着两宋经济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成为历代画院的典范。赵佶(1082-1135) ,在位 25 年。在政治上可谓是昏庸无能,但在书画方面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对中国绘画的发展有过重要贡献,其中之一就是对于画院的重视和发展。他于崇宁三年(1104 年) 设立了画学,正式纳入科举考试之中,以招揽天下画家。并且将宫内书画收藏编纂为《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 成为今天研究古代绘画史的重要资料。传世作品中, 有其签押的作品较多, 但所画比较工细的,如《祥龙石图》、《芙蓉锦鸡图》、《听琴图》、《雪江归棹图》( 以上均藏于故宫博物院)、《瑞鹤图》( 辽宁省博物馆藏)、《翠竹双雀图》(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等作品皆被专家认定为是画院中高手代笔之作。只有藏于美国纳尔逊艺术博物馆的《四禽图》卷和上海博物馆藏的《柳鸦图》卷被认定是他的亲笔, 两画都是水墨纸本, 笔法简朴, 不尚铅华, 而得自然之趣。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池塘秋晚图》也属此类。三、院体花鸟画家及其作品(略) 黄居寀、赵昌、易元吉、崔白四、文人花鸟画家及其作品公职考试知名品牌文同,广东博物馆藏有《墨竹图》一轴,系此轴临本。扬补之(1097-1169) , 字无咎, 号逃禅老人, 又号清夷长者, 南昌人。生平事迹不详, 据传一生不仕,擅词翰,工书法,尤长画梅。传世作品有故宫博物院藏《四梅花图》、《雪梅图》卷等。李公麟,传世作品中的《五马图》是最为可信的真迹之一,虽无款,但有其好友黄庭坚的笺题和跋为证。《临韦偃牧放图》是李公麟奉皇命而临摹的,画中已掺杂了他自己的画法。五、宋代山水画中公资深讲师认为,李成和范宽是北宋初期山水画家的代表,上承荆浩以水墨为主的传统,以表现北方雄浑壮阔的自然山水为主,与五代的关仝一起,被认为是" 三家鼎峙,百代标程" 的大师,他们的创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后继者有王士元、王端、燕文贵、许道宁、高克明、郭熙、李宗成、丘纳、王诜等。除北方山水系统的山水画外,长于界画的郭忠恕,善于表现湖山小景的惠崇、赵令穰,以及继承唐代以来的青绿山水画法的王希孟等,都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过程中,有着各自的独特贡献。(一) 李成、范宽及其传派范宽,陕西华原人。生卒不详,略晚于李成,宋仁宗天圣(1023-1031) 年间尚在。据说性情宽厚, 好饮酒,不拘世故,常往来于京洛间。他深入到终南、太华一带的深山里,对自然进行观察体会,终于创造了自己的风格。所作之画,峰峦浑厚,笔墨雄奇,使人观其画, " 恍如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