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2
文档名称: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oc

格式:doc   大小:143KB   页数:7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oc

上传人:中华文库小当家 2020/4/19 文件大小:1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SL52-9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1993-06-25发布1993-12-01实施中华人民共与国水利部中华人民共与国电力工业部发布目次1总则2平面控制测量3高程控制测量4放样准备与方法5开挖工程测量6立模与填筑放样7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测量8地下洞室测量9辅助工程测量10施工场地地形测量11疏浚及渠堤施工测量12施工期间外部变形监测13竣工测量附录A平面控制标墩与标志附录B测边网角条件自由项限值计算附录C高程控制点标志、标石埋设规格附录D测量仪器高、棱镜(觇牌)高精密方法附录E平面位置放样操作方法规定附录F平面放样方法精度估算公式附录G有关高程放样精度估算公式附录H用钢带尺精密传递高程计算公式附录I用具有平行玻璃板水准仪进行高程放样时有关计算(以威尔特N3水准仪为例)附录J钢带尺放样中计算附录K光电测距边长与高差各项改正值计算公式附录L像片控制点与标志附录M洞外、。其内容包括总则、控制测量、放样准备与方法、开挖工程测量、立模与填筑放样、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测量、地下洞室测量、辅助工程测量、施工场地地形测量、疏浚及渠堤施工测量、施工期间外部变形监测、竣工测量。。(1)根据工程施工总布置图与有关测绘资料,布设施工控制网。(2)针对施工各阶段不同要求,进行建筑物轮廓点放样及其检查工作。(3)提供局部施工布置所需测绘资料。(4)按照设计图纸、文件要求,埋设建筑物外部变形观测设施,并负责施工期间观测工作。(5)进行收方测量及工程量计算。(6)单项工程完工时,根据设计要求,对水工建筑物过流部位以及重要隐蔽工程几何形体进行竣工测量。,以两倍中误差为极限误差。。,宜与规划设计阶段坐标系统一致,也可根据需要建立与规划设计阶段坐标系统有换算关系施工坐标系统。施工高程系统,必须与规划设计阶段高程系统相一致,并应根据需要就近与国家水准点进行联测,其联测精度不宜低于本工程首级高程控制要求。,可单独建立高精度控制网。控制网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专门设计。,除使用本规范所规定方法外,亦可采用能满足本规范精度要求,并经过实践验证新技术、新方法。。(1)在各项施工测量工作开始之前,应熟悉设计图纸,了解规范规定,选择正确作业方法,制定具体实施方案。(2)对所有观测数据,应随测随记、严禁转抄、伪造。文字与数字应力求清晰、整齐、美观。对取用已知数据、资料均应由两人独立进行百分之百检查、核对,确信无误后方可提供使用。(3)对所有观测记录手簿,必须保持完整,不得任意撕页,记录中间也不得无故留下空页。(4)施工测量成果资料(包括观测记簿、放样单、放样记载手簿),图表(包括地形图、竣工断面图、控制网计算资料)应予统一编号,妥善保管,分类归档。(5)现场作业时,必须遵守有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注意人身与仪器安全,禁止冒险作业。(6)对于测绘仪器、工具应精心爱护,及时维护保养,做到定期检验校正,保持良好状态。对精密仪器应建立专门安全保管、使用制度。,应根据工程规模及建筑物对放样点位精度要求确定。,依次划分为二、三、四、五等测角网、测边网、边角网或相应等级光电测距导线网,。对于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也可布设一等平面控制网,其技术指标应专门设计。各种等级(二、三、四、五)、各种类型(测角网、测边网、边角网或导线网)平面控制网、均可选为首级网。,可根据地形条件及放样需要决定,以1~2级为宜。但无论采用何种梯级布网,其最末级平面控制点相对于同级起始点或邻近高一级控制点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10mm。对于水工隧洞地面控制网,。,应选在坝轴线或主要建筑物附近。以使最弱点远离坝轴线或放样精度要求较高地区。,应利用勘测设计阶段布设测图控制点,作为起算数据,在条件方便时,可与邻近国家三角点进行联测。其联测精度应不低于国家四等网要求。,应定期进行复测,尤其在建网一年后或大规模开挖结束后,必须进行一次复测。若使用过程中发现控制点有位移迹象时,应及时复测。,可不作椭圆投影改正。采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在平面上直接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