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原创家风征文大全.docx

格式:docx   大小:26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原创家风征文大全.docx

上传人:业精于勤 2020/4/19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原创家风征文大全.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XX年原创家风征文大全家风征文有哪些呢?大家是否因为不知道怎么写而烦恼呢?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20XX年原创家风征文范文大全,有需要的小伙伴赶紧来看一下吧。[篇一] 勤俭节约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也是华夏民族代代相传、繁衍不息的宝贵家风。我所讲述的家风故事就源于这简单的一日三餐——把碗底的饭菜吃光,这并不丢人,而是你珍惜生活的一种态度。“把自己碗底的饭吃完。”我不会忘记父亲在餐桌上的谆谆教诲。秉承父训,这个****惯影响了我的人生。父亲是一名普通的筑路工人,常常忙得住在工地上,他的形象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是模糊的。母亲经常会给我讲起父亲的家庭,那是一个大家庭,奶奶生育了11个孩子,这样一个农民家庭经济负担很重,吃饭成了他们最难的事情。父亲的大哥和二哥为了不让一家人被饿死,经常外出讨饭,一个窝窝头、几根菜叶、一捧黄面,都能让他们乐开花。母亲说父亲家里穷,但穷得有志气,父亲稍大点便下地开始干农活了。不难想象这样一幅画面——父亲幼小的肩膀拉着架子车,脖子挣得发青,脸憋得通红,拼命地走在泥泞的路上……母亲说,父亲经常会去帮助邻里乡亲拉麦穗,以报答他们施舍的粮食。我能想象那时的父亲是在怎样艰苦的环境中长大,也正因为这种艰苦的生长环境,让他觉得最弥足珍贵的东西就是粮食。父亲最讨厌浪费粮食的人,在他看来,把自己碗里的饭吃完是对别人辛勤劳动的一种尊重。父亲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喜欢和父亲一起吃饭,他会在饭桌上给我讲很多关于节约粮食的故事,一本正经,非常严肃。有时候我会忍俊不禁,他也就望着我笑,这种饭桌上的温馨亲情,是无以言表的幸福。粒米虽小君莫扔,勤俭节约留美名。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人们****惯在外聚餐,舌尖上的浪费便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据统计,每年我国浪费约13亿吨的食物,而这些食物足够养活36亿人口。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你的行为来源于家风的熏陶,一个家庭的行为能体现一个民族的素质。“光盘行动”促成****惯养成,现在我已为人母,在家庭教育方面,我始终坚持这份信仰,教育、引导自己的孩子养成良好的用餐****惯,少吃零食、不挑食、不浪费、不剩饭,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篇二] 今年春节,我们兄弟姐妹在市区一家酒店吃团圆饭,大家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并不由得谈论起了一家人一路走来的风雨历程。我的爷爷在解放前外出谋生,之后杳无音信,奶奶含辛茹苦把我父亲弟兄3人和姑姑拉扯长大。姑姑出嫁后,父亲兄弟3个也先后成家,但一直没有分过家。整个大家庭共同生活、劳作,和睦相处了一辈子。如今,全家已经有十几口人。小时候,我常常依偎在奶奶身旁,不肯离开。虽然奶奶脾气不好,但对我们总是面带笑容、慈祥有加,常常从柜子里给我们取好吃的。我二伯父腿有残疾,终身未娶,家里只有我母亲和大伯母妯娌俩,两人融洽相处一辈子,从没红过脸、吵过嘴。大伯母晚年时摔了一跤,行动不便,我母亲就将做好的饭菜端到她床前,还时常扶她上厕所,两人犹如亲生姐妹。我母亲一辈子心地善良、乐善好施,曾被评选为三门峡市五好家庭代表。邻里四舍有啥事情,她都会主动去帮忙。家里有了好吃的,或是我们从外边带回来好吃的,她都会给邻居送上一些……大伯父一直体弱多病,二伯父腿有残疾,家里体力活全靠我父亲一人。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大家同舟共济渡难关,父亲弟兄3人相依相靠、不离不弃,一直到老。我父亲为人处世正直,性格刚正不阿,遇到不平之事常常抱打不平,积极帮助弱者。他担任生产队队长多年,时时处处为集体操心,曾因带头苦干而跌碎右膝盖骨,到西安动了手术,直到去世时腿内金属固钉也未取出。我们弟兄4人年龄尚小时,几个姐姐就充当了家庭的壮劳力,她们干农活、割麦、收玉米、挑粪、拉架子车都是一把好手,和男劳力一样挣满分。每年在别人家还欠生产队工分时,我们家还能分到红利呢! 我的父母和伯父在世时,常常教导我们兄弟姐妹要做正直善良的人。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的进步,我们的家庭条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的还住进了城里,日子越过越好,我们都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由于受家风熏陶,我们个个吃苦耐劳,从不惹是生非。现在我们兄弟姐妹虽然各自生活,但遇到亲戚朋友和村里乡亲家中有什么红白事情,都会呼亲唤友,主动回去帮忙。姐妹兄弟家有什么事情,也会共同商量,相互照应。家庭是一个国家的细胞,是社会的缩影。如果家家户户都能和睦相处、相敬相爱,我们这个社会就会更加美好,国家就会更加强大。[篇三] 我父亲叫王留军,1970年4月出生于渑池县一个普通农家。6岁那年,奶奶病逝。他忍着悲痛,一边上学,一边到田间地头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与爷爷一起分担家庭的重担。13岁那年,爷爷再也无力供父亲上学,从此他辍学在家。 1991年,父亲开始在自家院里经营“养殖业”——喂猪,除去开销,勉强能够维持生计。20XX年,父亲利用10年养猪所得买了